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海珠湿地树木健康等级评价与果林优化分区

日期:2022-03-08 10:41:53     浏览:9    
核心提示:海珠湿地是先辈劳动人民结合岭南地域特点造就的半自然果林湿地,但外界的人为干扰和果树的退化使该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对该生态系统的植被优化有利于提升城市生物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建设用地的扩张,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受到植被破坏、水体污染、水面率下降等威胁。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海珠湿地”)是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典型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是广州生态网络中重要的一环,有广州“南肺”之称,为全国大型国家湿地公园之一[1]。

海珠湿地是先辈劳动人民结合岭南地域特点造就的半自然果林湿地,但外界的人为干扰和果树的退化使该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对该生态系统的植被优化有利于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和绿视率,保护生态环境,并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欣赏半自然果林景观的场所,使人能够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寻求自然的慰藉。

海珠湿地树木健康等级评价与果林优化分区
 
前人关于海珠湿地的主要研究包括了海珠湿地的整体规划和保护利用策略[2~3]、湿地植物配置[4]、动植物资源调查[5~7]以及生态环境评价[8~9]等方面。海珠湿地垛基果林的岭南地域特色鲜明:当地劳动人民在密集的水网之上将低洼易有洪患之处挖成池塘饲养鱼类,堆泥成垛,在垛上种植果树[10],从而形成了垛基果林的景观基底(图1)。但目前关于垛基果林植被优化的相关研究则相对较少。

本文基于对海珠湿地保留果林的健康评价,建构海珠湿地分区植被优化模式,同时探讨海珠湿地的养护管理,从而促进垛基果林的修复及海珠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升,营造良好的近自然城市湿地景观,保护海珠湿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1基地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海珠湿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113°18′40″~113°21′50″E,23°02′58″~23°04′53″N)。该地年平均日照时数超过1500h,年平均气温21.4~22.0℃,年内7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8.7℃,1月最低,为14.0℃;年平均降水量达1784mm,每年4月至9月底为雨季;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北风,年平均风速2.0m/s;年平均相对湿度75%;无霜期大于340d[11]。

海珠湿地原为广州万亩果园,为珠三角都市核心区域半自然果林—河涌—湖泊复合湿地生态系统[10],内部包含了河涌、库塘、滩涂、岛屿等复杂的地形环境。
 
1.2历史与现状概况
 
 
岭南地区的果树种植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汉代,许多岭南特色水果,如荔枝Litchichinensis、龙眼Dimocarpuslongan、柑橘Citrusreticulata在当时已有记载。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海珠湿地垛基果林面积在明清两代达到了巅峰;先民们也懂得通过修筑堤岸、果基来提高果树产量[12]。
 
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珠湿地垛基果林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果园被侵占、果树老化、环境污染、病虫害肆虐等问题使万亩果园的生态服务功能下降[13]。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场地内部保留了大片果林,但部分果树生长不良,林下植被以禾本科植物为主,植物层次单一,观赏价值较低,依然不利于其发挥生态、文化和景观的综合价值。
 
2果林树木健康等级评价与果林优化分区
 
2.1果林树木等级评价标准

海珠湿地树木健康等级评价与果林优化分区
 
果林是海珠湿地的主体植被,因此基于场地原有果林树木的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植被修复与优化措施,将有利于保留和活化岭南农业遗产,发挥果林树木的生产、生态功能,并可为公众提供优美而富于自然教育价值的游憩场所。在前人研究基础上[14~15],结合海珠湿地垛基果林树木的特点,将海珠湿地垛基果林树木健康状况划分为3个等级(表1)。健康和基本健康等级需满足所列的全部条件,如树木达到1级中的任一个条件即归为衰弱等级。
 
2.2果林优化分区
 
在垛基果林管理区域内选取果林树木相对集中的片区,评价果林树木的健康等级。为了有针对性地制定植被优化与养护计划,本文根据果林树木健康评价状况及生境类型,将果林划分为3个区域:80%以上果林树木的健康等级属于2级及以上的片区划分为I类区;其余的陆生果林树木片区则划分为II类区;果林滨水带即垛基果林内部水域则划分为Ⅲ类区。
 
标签: 海珠湿地
>更多关于海珠湿地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