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重庆民国时期城郊风景名胜营建的3个实践活动

日期:2023-03-02 22:29:03     浏览:0    
核心提示:城郊风景名胜位于城市山水资源最富集、风景营造最频繁的城郊圈层[1],具有靠近城市、交通便利的独特区位条件,其形成发展历来和城市高度关联,互为因果,传统上形成互利的“共生”关系[2]。
摘要:民国时期随着社会观念开始由“统治型”转向“公共性”,城郊风景名胜的公共性价值得以突显。研究首次系统梳理重庆民国时期(1912-1937年)的城郊凤景名胜实践总体情况,并从与城市的公共交通联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营建过程及运作管理3个方面,对南泉旅游風景区、缙云山嘉陵江温泉公园2处城郊风景名胜的公共性特征开展研究。研究发现这一时期重庆城郊風景名胜营建的公共性体现在:
 
①发展了与城市之间便利可达的公共交通;
 
②建设了图书馆、体育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③建设过程由公众募捐并共同参与建设。研究拓展了对公共性影晌下重庆民国时期(1912-1937年)城郊风景名胜营建特征的认识。
 
引言
 
城郊风景名胜位于城市山水资源最富集、风景营造最频繁的城郊圈层[1],具有靠近城市、交通便利的独特区位条件,其形成发展历来和城市高度关联,互为因果,传统上形成互利的“共生”关系[2]。随着城市扩张、旅游活动等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城郊风景名胜作为一种独特的遗产类型开始受到关注,学者们通过梳理古籍方志,从营建历程[3]、遗产价值w等不同角度对城郊风景名胜开展研究,认识到城郊风景名胜演变的动态程度高,层积特征明显。

尤其自民国时期随着社会观念开始由“统治型”转向“公共性”,市民公共利益受到关注,城郊风景名胜的公共性价值得以突显,且复合性更高。因此,研究公共性的影响和体现是认识民国时期城郊风景名胜实践的关键,有助于厘清民国时期风景实践思想上的拓展。目前已有一些学者从公共游览转型、地域性视角、风格勃兴与转型等视角,对民国时期风景名胜营建实践开展研究,案例涉及杭州西湖[5]、重庆北碚[6]、宁波月湖、日湖m等,但总体对于民国时期城郊风景名胜的关注仍然不足。
 
本研究以民国时期筹备提案、计划纲要等档案资料为主,民国志、重庆园林绿化志、文史资料汇编为辅,首次系统梳理重庆民国时期(1912-1937年)的城郊风景名胜实践总体情况,并对南泉旅游风景区、缙云山嘉陵江温泉公园2处城郊风景名胜的公共性特征开展研究。研究分析遵循历史发展与公共性并重的视角,通过分析风景区与城市的公共交通联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营建过程及运作管理,解译公共性的影响与体现。
 
重庆在民国时期经历了建市、拓展城区、抗日战争、战时首都等事件,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公共性程度高。研究时间段选取1912-1937年,主要考虑此阶段发生的风景名胜实践活动较多,相比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以防灾避险为前提的风景建设,能较好反映出公共性。
 
1重庆城郊范围界定

重庆民国时期城郊风景名胜营建的3个实践活动
 
重庆作为江河多、山地多的典型代表,居住、生活用地有限,1912年的城区范围以传统的“九开八闭”的古城格局为中心,1926年酝酿建市后稍有延伸,经两年建设形成了在旧城区基础上增加的临江门到曾家岩、南纪门到菜园坝的新城区,1937年国民政府西迁后进一步拓展(图1)。

重庆民国时期城郊风景名胜营建的3个实践活动

本文参考《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中对1929年重庆城范围的描述(见表1中城市发展阶段第4期),界定城区范围。城郊则指位于城区以外、市民交通方便可达的地区。
 
2重庆民国时期(1912-1937年)城郊风景名胜营建实践活动及动因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相关的筹备提案、计划纲要、游览指南等挡案资料.以及《巴县志》、重庆各区园林绿化志和文史资料汇编书籍为研究资料(表2),对民国时期(1912-1937年)重庆城郊风景名胜实践活动进行了系统梳理,可分为筹备提案、实践活动、建设情况总结等类型。
 
从动因上看,1912-1937年,市民游览需求与场所拓展是当时城郊风景名胜实践最重要的动力。据《巴县志》记载,1921年前的重庆城内原无公园,“市塵栉比,街巷迫窄”“无隙地以种花木,空气之恶,亦遂为全川最生态环境十分恶劣。1929年建市后陆续在市区内开辟了中央公园、江北公园等公园或部分供人游览的私家园林,但公园面积不足。城区市民仍然没有足够的绿地和游览场所。为满足市民逐渐增长的游览需求,拥有一定绿化基础的郊区被赋予了提供游憩空间的社会使命。
 
除此之外,北碚的乡村建设运动也推动了该地区的城郊风景名胜实践。卢作孚-认为:中国发展的根本办法是建设一个成功的现代化国家,由此与社会公共生活紧密相关的风景成为乡村建设在物质和精神上重要显性因子[6]、“调和人的活动”[11]的物质空间载体,提高使用主体公共意识的重要途径。
 
从地点上看,这一时期重庆城郊风景名胜营建主要集中3处:南泉旅游风景区、嘉陵江温泉公园、南山风景区。其中,南温泉由周文钦@主导开发,以建堤坎、改善内部交通为首要目的,由市民共同出资参与建设,1935年堤坎建成后沿岸多辟为胜景,提出建“南泉旅游风景区”。
 
嘉陵江温泉公园由1927年卢作孚接任峡防团务局局长后倡导建设,统筹规划性质较强,在向然景观的基础上注重道路、交通、绿化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由市民共同参与营建。南山风景区实践活动以圈地、修建别墅花园、建设配套设施为主,服务于达官贵人,公众游览受到限制。综上,除了南山风景K公共性较弱.南泉旅游风景区、嘉陵江温泉公园均有不同程度的公共性的体现。
 
更多>园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