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竹林康养空间的4个植物景观与人体适应性

日期:2023-03-06 14:01:10     浏览:0    
核心提示:目前植物景观的康养效益研究主要关注点集中在减压、提高注意力、增加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等相关的心理生理指标。注意力、情绪状态、压力、
植物景观与人体适应性
 
2.2.1视觉适应性
 
人体对景观具有五感,但感官大部分来自于视觉,一方面是因为视觉相对其他感官所能感知的距离更远以及辨识度更高,另一方面是大部分人工或自然景观通常基于视觉逻辑,长时间积累,视觉刺激便成为景观评价中的重要途径。植物景观空间结构的感官研究更多集中在视觉适应性研究。首先是基于视觉的主观评价,这些方法中,AHP法、SBE法、BIB-LCJ法均适用于评价多维度、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问题。

其次,是基于视觉刺激下的研究,研究者使用了植物景观空间的照片进行视觉模拟刺激[Cis.;7,为了使照片更真实,一些研究使用了更大的屏幕或3D眼镜Cls7。另一些研究直接安排受试者进人实际环境的条件,如城市绿地[[1sj、城市广场}zo7、城市街道[[21]。此外,对于植物景观空间结构的视觉偏好研究也是视觉适应性的重要体现之一。
 
2.2.2热适应性
 
我国自古讲究“人与天调”,即在强调气候对人体的重要。植物景观空间并被视为调节气候的重要资源,更大的树冠、覆盖面积更广的城市森林、更多的绿色屋顶等空间形式,用于缓解城市气候炎热等问题[22]。热舒适是人体对于所有气候参数的综合感受,与此同时,各个气候参数之间还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za],Fangerz]在其著作《热舒适》中提出了6方面描述热环境的参数,分别是空气温度、气压、空气速度、太阳和热辐射、代谢热和服装隔热性。

植物景观空间结构通过影响热环境,进而影响人体热舒适性,当中的热适应关系仍然是值得探索的问题。目前的研究表明,植物景观空间的顶面和底面结构、垂直结构、冠层结构、密度和间距等指标.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空间的小气候。

竹林康养空间的4个植物景观与人体适应性
 
2.2.3行为适应性
 
植物景观空间的结构和分布分别影响着绿地行为和人均面积。行为和人均面积分别通过影响感知过程和空间距离来进一步影响人体身心反应和健康。扬·盖尔}za}等人在其社会交往空间理论中提出,步行、静坐等自发的人类活动是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行为过程引起的人体效应方面[r_2s7,部分研究对不同行为的差异进行了对比。
 
2.2.4生理心理效应
 
生理心理效应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评价植物景观空间与人体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目前植物景观的康养效益研究主要关注点集中在减压、提高注意力、增加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等相关的心理生理指标。注意力、情绪状态、压力、偏好等通常是通过问卷或测试来测量的。生理指标,包括血压、指尖血氧饱和度(Sp02)、脉搏和脑电图[31,32],通常是用仪器测量的。在注意力和压力的研究中,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RestorationTheory,}T)[33-35〕和压力减轻理论(StressReductionTheory,SRT)[36〕是两个重要的理论。
 
总体而言,基于康养效益的植物景观与人体适应性研究主要在视觉为主的五感、热环境、行为等方面展开。该部分相关理论架构如图3所示。
 
2.3竹林庚养
 
2.3.1森林康界
 
森林作为三大生态系统中的“地球之肺”,是承载大量物种共生、丰富资源共存、各类物质循环的宏大空间,它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功能。相对其他生态系统,人类对森林的营造和管理更容易,意识也更普遍。森林疗法被认为是自然疗法的一种形式,人类的亲生物假说成为萌发和支持自然疗法的基础。亲生物假说认为人类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渴望回到人类开始的地方—自然,因此人类的观念中认为身处或观赏森林、植物、绿地、天然材料能带来积极的效益,从而获得放松、惬意、抚慰等效果X37,38]。
 
国内关于森林康养的概念尚不统一,根据吴后建,〕梳理的国内学者或地方提出的森林康养概念不少于5种。国外关于森林康养的研究发展水平较高且涵盖全面,可以分为生理心理效应研究、专类人群效应研究、专类病恢复研究、基地建设与认证研究、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在最近十年间,国外部分学者开始引入新技术,并开始关注森林空间、康养行为、康养效益之间的互作关系。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报道森林康养,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国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构建工作,但存在研究层次不够深入、研究手段过于局限、研究内容过于单一的问题。在森林康养领域的研究中,各国研究者或将继续进行各方面康养效益研究,这是国内研究者需要结合本国各地森林特质进行补全的方面。
 
 
同时,进一步整合成果和技术,融合人群、人体行为、植物搭配、空间结构、气候环境等方面的精细化研究将成为趋势,国内研究需要立足特点,紧跟趋势,完善研究体系。
 
2.3.2竹林康界
 
竹林康养是一种专类森林康养,全国范围内已有部分竹林获批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试点,比如四川宜宾七洞沟森林康养基地、贵州盘州大洞竹海森林康养基地等。按照国家计划,到2022年建设国家森林康养基地300处,到2035年建设1200处,因此竹林康养基地的潜质尚待挖掘,在建设过程中尚有很多科学问题有待研究。
 
目前的竹林康养研究数量不多,可以分为竹林小气候和空气环境研究、竹林康养效益研究、竹林空间景观与人体关系研究3个方面。“小气候和空气环境”研究属于以竹林空气环境为对象的研究.“康养效益”研究属于借助人体反应的实证研究,“竹林空间景观与人体关系”研究属于康养机制研究。

竹林康养空间的4个植物景观与人体适应性
 
总体而言,由于已经有大量的森林康养研究成果可以借鉴,因此竹林康养研究在三个层面均有进行,这也造成了现阶段的竹林康养研究成果在各方面均有涉及但案例不多的现状。该部分相关理论架构如图4所示。
 
标签: 竹林康养
>更多关于竹林康养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678 second(s), 642 queries, Memory 4.1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