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浙东运河绍兴段的3个线性文化遗产概况及其构成

日期:2023-03-06 18:09:47     浏览:7    
核心提示:浙东运河前身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约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修建了一条东西向贯穿的山阴故水道(现绍兴境内)[31j,并结合小江连接昊国以及海上航线。在《越绝书》中记载道:“山
线性文化遗产概况及其构成
 
2.1研究区域概况
 
绍兴,历经2500余个春秋,一座因水而生、因水知名的历史古城,因水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绍兴境内湖沼纵横、水系密布,素有水乡泽国的美称。水是绍兴城市建设的基础,使之成为江南水乡建设的集大成者,构建起人、水、城友好和谐的环境[(soi。同时,绍兴悠久的历史,使得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截至2021年末,绍兴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418处,其中国家级32处、省级73处、县(市)级33处,包括大运河、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类型。在趋于同质化的城市建设中,文化遗产是凸显地域特色,凝聚绍兴特色文化精神的纽带。而线性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分布广、数量多、价值大的特征,对绍兴的发展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的浙东运河绍兴段狭义上是指绍兴地区内以及周边区域相连接的运河交通遗迹。浙东运河绍兴段位于中国大运河的最南端,西自钱清,流经柯桥、越城、上虞三区,东至宁波余姚,现长约76km,。由于古时运河的建设变迁,各书对其长度记载不尽相同(表1。
 
浙东运河前身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约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修建了一条东西向贯穿的山阴故水道(现绍兴境内)[31j,并结合小江连接昊国以及海上航线。在《越绝书》中记载道:“山阴古故陆道.出东郭,随直读阳春亭。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sf后至西晋末年,贺循主持开凿,将原有的河道进行疏浚连接,构建成一条西起西陵、东至会稽郡城的河道,同时结合山阴故水道和自然河道直至明州。在《嘉泰会稽志》中记载道:“运河在府西一里,属山阴县,自会稽东来经县界五十余里人萧山县,《旧经》云:晋司徒贺循临郡,凿此以溉田”。

浙东运河绍兴段的3个线性文化遗产概况及其构成
 
说明在此时期,浙东运河整体规模已经基本形成。宋代,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改变,浙东运河成为地区间沟通首都及海外的交通要道,进人了全盛时期(图2)。自南宋后,浙东运河的通航条件不断发展,其水利整治得到了不断改善,因此在运河中修建了较多的堰坝和水利设施。
 
2.2浙东运河绍兴段的遗产构成
 
浙东运河绍兴段于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纳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浙东运河绍兴段多分为浙江萧山一绍兴段和上虞一余姚段两部分,包含西兴运河、绍兴环城河、绍兴城内运河、山阴故水道以及上虞境内自然水系整理后形成的河道。它是线性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是自然与人文、物质与非物质要素结合的有机整体。本文选取绍兴段作为范例研究,并对其遗产构成要素进行分类(表2)。

浙东运河绍兴段的3个线性文化遗产概况及其构成
 
浙东运河绍兴段除了自身运河遗址外,其沿线自然要素及其文化要素凝结发展后,还分布着多重类型的遗址(图3)。其中,文化要素中可细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含浙东运河绍兴段本体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遗存、历史事件和民俗文化。如因运河而建造八字桥、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古纤道已被列人世界遗产保护的范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运河作为水上动脉,荟萃了各个时期的人文故事,同时也是唐诗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要素中,与鉴湖相互融合影响,基本确定了绍兴的水系格局,保证绍兴城的繁荣与安全;此外东湖石宕作为运河水系工程中重要的材料来源,其留下的残山剩水经人工雕琢,形成了风景秀丽的东湖风景区。
 
2.3浙东运河绍兴段保护现状及问题

浙东运河绍兴段的3个线性文化遗产概况及其构成
 
浙东运河绍兴段虽保留着较好的历史风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4):
 
(1)自然和人为因素对运河的破坏。浙东运河绍兴段线性文化遗产其主要的破坏来自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河流的动态变化、风蚀、雨淋等变化,对其造成不可避免的破坏。人为因素包括人们生产生活对运河造成的影响、城市的建设对运河的破坏等。
 
(2)缺乏线性整体性,各区段间相对独立。在其整体的利用中,缺少整体性的美感,各个区段间相对独立,没有形成独特线性的文化特色。如运河园中古桥遗存作为重要的节点,陈列形式单一,缺少美感与联系。
 
(3)部分水系已消失,存在用地交叉重叠。随着城镇的发展,部分水系已经消失,成为城镇用地,且现存的运河中存在用地交叉重叠的问题,没有预留空间给潜在的文化空间。
 
更多>园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