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态特征杜松为常绿乔木。树冠呈圆锥形。主要枝条向上伸展,小枝下垂。树皮带紫黑色,木质坚硬。叶针状,质坚如刺,每节3枚针叶轮生。夏季在叶间开小白花,花单性,雌雄异株。果实球形。原生长地越高,叶愈粗、针也愈刺。因木质不易腐蚀,天然枯死部位,木质呈灰白色舍利干,坚硬而夺目。因此杜松是制作盆景的好树种,它的舍利干、神枝的表现能力可和真柏相媲美。
生长习性杜松为喜光树种,耐干旱、耐贫膺,对土壤要求不高,但适生于排水良好的中性、酸性的土壤里。深根性树种,主根长,侧根发达,喜石灰岩形成的栗钙土,可以在沙砾地生长。分布杜松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部、山西、陕西、甘肃及宁夏等地的干燥山地;海拔自东北500米以下低山区至西北2200米高山地带。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取材与培育
山采盆景用的杜松,目前的主要来源还是山采。采掘的时间以2-3月份为最佳时期,因它的发芽期较迟,山采的时间可以较为迟些。
一般在海拔1500米高度以上的高山上,就能够发现绿叶和白干相伴而生的杜松了。

培育方法培育方法当采得杜松树桩之后,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运输种植。种植前必须对每一棵杜松进行一次修剪。修剪的主要内容是根和枝条。对根的修剪是要缩小根向四周伸展的范围,及剪平直根,以便于以后上盆有个好基础。其范围之大小,视树干基径大小及估计树冠扩张的范围而定。
对枝、干的修剪,主要是减少部分枝叶,以减少蒸发,以利成活。杜松不是一些杂木,千万不可剪去过多的枝叶或全部枝叶。一般说适当地多留一点枝叶反而容易成活。
在修剪枝条时,对天然的枯干、枯枝要倍加爱护,千万不要轻易剪去。在修剪一些活枝条或树干顶梢时,也要注意暂时保留,为以后造型制作时留有余地。
一经修剪,树材最好立即盆栽养护于大棚内,以保持和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这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措施。直到4月份杜松开始发新根长新芽时,方可逐步慢‘}曼地让它多接触阳光和新空气,这就是适应过程。然后才让其直接在日光下生活,这时成活才基本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