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什么是盆景的骨 筋 脉 肉 皮五体

日期:2017-05-28 11:55:56     浏览:25    
核心提示:盆景被认为是人们表达情感世界的一种手段,前人早有论述,均认为简约的线条具有无限的包容性,虽然难以说清道明,但无不认为它可寄情达意,表现丰富的内心世界。因为简约,盆景成了一门以意象为主的模糊艺术。线条本身给欣赏者提供了自由思考的无限空间。因为盆景的线条是一种向人们展示无确定内涵而内涵又极丰富的艺术表现形态,
盆景的“骨、筋、脉、肉、皮”五体
 
原创 2017-05-27 杨明坤
 
盆景何以具备如此魅力,让人乐此不疲,沉醉其中难以自拔?恐怕要从盆景所表现出的线条说起,国人把对自然的感悟融入盆景的制作当中,也把国人对线条的理解表现出来。从二仪生四相的八卦到仓颉造字,上古的原始基因使得国人对线条的认识已经由表及里渗入生活的各个角落,以至在盆景上发扬光大、日臻完美而未曾察觉。中国古代的文化讲求的是和合,并以阴阳为本源解释。线条由骨、筋、脉、肉、皮五者构成,缺一不可,分而为五,合则为一。

 
盆景的“骨、筋、脉、肉、皮”五体【多图】
 
盆景被认为是人们表达情感世界的一种手段,前人早有论述,均认为简约的线条具有无限的包容性,虽然难以说清道明,但无不认为它可寄情达意,表现丰富的内心世界。因为简约,盆景成了一门以意象为主的模糊艺术。线条本身给欣赏者提供了自由思考的无限空间。因为盆景的线条是一种向人们展示无确定内涵而内涵又极丰富的艺术表现形态,恰如“道”那样,是恍兮惚兮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随着欣赏者的主观情志状态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或“物”,然而绝不是什么都没有。这只是在欣赏者面对简约线条的澄怀观照中始可获得。正如“无物之象”那样,藏之于密,静而求之或存,躁而索之或失,虽明月谛察而不见,长策审逼而不知,只有澄怀静观,潜心默察,才能察无形而得相。可见,盆景线条的简约性是盆景产生艺术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骨、筋、脉、肉、皮”,也即中医之“”,是构成整个人身形体的重要组织。早在公元前3世纪撰成的我国著名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五体”的论述:“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晋卫夫人《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从此,“骨”、“肉”、“筋”等象征力量、生命的字眼开始出现在描绘线条的语汇中。

自晋以降,各个朝代皆有论述。如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更有甚者,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和清张廷相、鲁一贞《玉燕楼书法》中,都出现了专论“血法”、“骨法”、“筋法”、“肉法”的章节,可遗憾的是,没有“皮法”一说。线条有骨有肉,岂能无皮?无皮覆体,抛筋露骨,血肉模糊,这样的线条岂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盆景线条必须五体具备,不可缺也。下面就借用书法的“五体”之法浅述线条在盆景上的应用。
  
  一、骨法
 
  “骨”,是指线条刚劲有力、气势雄强的状貌。《梦溪笔谈》中沈括所言“映日照之,线条中心有一缕浓墨,日光不透”即是此意。这日光不透的线条中心,便是线条之骨,四周略透的便是皮肉筋脉。这种现象与医学上×线片或可类比,片中只见骨,隐约处则为筋脉肉皮。因“线条中心有一缕浓墨”,才使我们感觉这种线条特别有厚度,可“触摸”到,于是二维空间变成三维空间,便产生立体感。清刘熙载《艺概》:“字有果敢之力,骨也”。可见力是骨体的表现。盆景历来强调筋骨及其作用,以骨健筋丰者为上品,选材上通俗讲要选择有力度的桩材就是此意。筋骨的力度绝非一蹴而就,数十年功力或可小成。山东莒县浮来山银杏王和河南嵩山将军柏历经数千年而成的虬枝老干,用引而不发的深沉表现出摧枯拉朽的力度皆是此类。

 
盆景的“骨、筋、脉、肉、皮”五体【多图】
   
 二、筋法
 
 “筋”,是指线条紧敛、浑劲内含的状貌。《素问·五脏生成篇》“诸筋者,皆属于节”,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肌肉的组织,可见筋与骨肉的关系极为密切。《说文解字》释筋为“肉之力也”,《艺概》亦言:“有含忍之力,筋也”,因此,“筋”本身是力的表现,而且这种力量是有深度的,偏于内含而不外露。用静态的线条来表现出有无相生的无锡力度,就是骨法本源的延伸。筋法体现在选材就是依据预定的树形选择适当的根盘与之对应,根盘以俗称的八面展根,最能表现出树木根盘的天生捉地特性,而在斜干或悬崖式的动态作品中,则需挑选较能表现挺立与拉力的根盘。
 
三、脉法
 
   “脉”,是指线条丰润活脱的状貌。它本义是指血管,《说文解字》释为:“血理分(斜)行体者。”血在脉中循行,外达皮肉筋骨,主要是对皮肉筋骨起营养和滋润的作用。故《难经》有“血主濡之”之说,但血必须循行于脉中,若逸出脉外,即失去濡养功能。前人谓水墨乃字之血,过淡则伤神采,太浓则滞笔锋,需做到“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清周星莲《临池管见》)。《翰林要诀》亦云:“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故线条脉体中循行之血乃水墨也。水墨调和,运用恰当,才能使线条产生丰润而活脱的状貌,才能构成生动活泼的生命之体。

《广艺舟双楫》言.“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以及蔡邕《九势》中所谓“下笔用力,肌肤之丽”,其“骨老”、“筋藏”、“肉莹”、“肌肤之丽”等种种美的质感都与水墨(“血”)相关。在盆景中,具有丰富变化的完美自然干身,搭配低矮出枝形的主要枝干,是最能用最小体积来表现树况的极品,干与主要粗枝部分的枝形,也决定了一盆盆景树所能发挥的最高极限。与书法的颜柳体相比,盆景各个流派的脉法亦可为各有千秋。如皋盆景的美人腰和岭南盆景截干蓄枝各有千秋,就像书法上的颜筋柳骨那样挺劲有力而又有所差异。
 
四、肉法
   “肉”,是指线条丰满柔韧之状貌。因此,线条的肉质,取决于用笔的轻重深浅及施墨的浓淡枯湿。但肉之“肥”和“瘦”,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疏处、平处要捺满,密处、险处要提飞。《玉燕楼书法·肉法》:“字之肉系乎毫之肥瘦,手之轻重也。然尤视平水与墨。水淫则肉散,水啬则肉枯。墨浓则肉痴,墨淡则肉瘠。粗则肉滞,积则肉凝。”《翰林要诀·肉法》:“捺满、提飞,字之肉,笔之是也……捺满即肥,提飞则瘦。肥者,毫端分数足也;瘦者,毫端分数省也。因此,线条的肉质,取决于植物材料的色彩轻重深浅及由于年代不同造成的浓淡枯湿。但肉之“肥”和“瘦”,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疏处、平处要捺满表现树的柔美,密处、险处要提飞表现树的刚劲有力。
 
五、皮法
 
   “皮”,是指线条轮廓光滑、清晰、亮丽的状貌,起着包裹血肉,不使筋骨外露的作用。肌肤之丽”是说皮肉所具有的“丽”的质感。足以证明线条“皮”的重要性。因此,线条之“皮”与笔力最为相关。由于树皮年龄、树种和季节变化而产生线条轮廓的含糊朦胧,倒是给人带来空灵虚玄之感。这种朦胧美,恰如“乍显乍晦、若行若藏”所云,它暗示生命律动诚如我们目睹天空白云的变幻无常。松柏枯干的片片白骨和苍老但英姿勃发的对比变现了生与死的纠缠,而浑身空洞伤痕累累的榔榆则有着灵璧石般的“瘦、皱、漏、透”。 
 
  盆景线条要求五体俱全,且还需五体匀称协调,否则线条就会丧失美的质感、美的享受。就像书法上讲求避免墨猪、肉鸭、春蚓、秋蛇等缺少美感的线条,出现这样的情况只会令人生憎,哪里还有什么美?另外,线条形体是神采的载体,若盆景线条五体不能具备,更何言意态与神韵呢?
 
  宋代姜夔讲到:“予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划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居然静卧纸面的线条和点会“振动”起来,可见线条是一个活生生的机体。书法绘画与盆景在线条上是相通的,都以“道法自然”为宗旨。“五体”说的引入,是人生生命对线条的照观,赋予了盆景线条生动活泼的生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审美的意向。 
 
更多>盆景制作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1.836 second(s), 242 queries, Memory 1.7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