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我制作盆景作品《富在深山》的思路

日期:2017-07-22 14:19:58     浏览:14    
核心提示:庞燮庭先生的真柏组合系列作品,我曾多次评述,对他的制作及其风格,也自认较为了解谙熟,按说,无论他再有什么样的新作问世,我都不会像以往初见时那样感到新鲜和激动了。但艺术就是这样奇妙,感染力完全不由人的意志掌控,当这件《富春山居》在眼前出现时,
■山东枣庄李新
 
庞燮庭先生的真柏组合系列作品,我曾多次评述,对他的制作及其风格,也自认较为了解谙熟,按说,无论他再有什么样的新作问世,我都不会像以往初见时那样感到新鲜和激动了。但艺术就是这样奇妙,感染力完全不由人的意志掌控,当这件《富春山居》在眼前出现时,第一时间,我心便即沸腾,一个“好”字迅即脱口,而且,依旧按捺不住评述的冲动。
 
这件作品,主树(丛)偏于一隅,高蹈、险僻、奇崛,较之制作者以往的作品,更显高古,超拔,无论意境表达还是山水之境的刻画,都更为沉厚阔大,富含蕴藉:而“富春山居”的题名,亦如点睛之笔,进一步深化了盆中的诗情与画意,在这里,题名和景致,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给人以隽永灵秀的印象。

我制作盆景作品《富在深山》的思路
 
树木一直是庞先生制作的主体。在树丛的刻画展现上,作者手法精湛,其枝叶聚散间弥漫的萧散孤峭意味,尤为动人,树木的形态独特而精妙。几株普通的真柏苗木被安排成簇拥中约略分散的形态,整体线条明朗,骨相突出,但由于簇拥组合,又给人以一种圆浑润泽之感,尤其是,这圆润建立在清奇峭拔的形态之上——圆浑润泽与瘦硬孤峭,原本对立的两种感妥,在这整体呈狭长态势的丛林中,奇妙混合统一起来,似简实丰,似瘦实腴,此中风味,颇堪琢磨。
 
作者以密集、簇拥的手法(密集之树干、团簇之叶片),来丰富、调适相对单调细弱的树干,既扬长避短,又突出个性,同时也准确描绘了大自然树木的典型状貌。这样的树木丛林,似乎普通寻常,随处可见,恰是如此,才增添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表现深度。像所有优秀的盆艺家一样,作者在这看似寻常的树木丛林中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因而使之具备了不同寻常的格调和姿容。
 
见此高飘的丛林,不禁想起两年前庞先生那件《富在深山》,布局、样式很是相似,细瘦,高飘,峻拔,所不同的是,前者轻灵飘逸,秀润潇洒,此作则高古超迈,骨力沉厚。原本就细瘦孤硬,作者偏又把这些瘦硬的树木安排到土石促狭的坡顶上,使其高达120cm,而盆钵之下的几架又呈狭长线状,于是这件作品整体上愈发高挺奇拔,布局大胆、险峻。但这高高矗立的树木,并未因此变得飘忽招摇,根基不稳,相反,高拔中反而愈显扎实沉厚,这就见出作者土石布局的功力来。
 
树丛正下方,两块硕大磐石以绝对优势(相对其他石块)驻扎在根脚部,且与之紧密结合,在清晰刻画山体状貌的同时,也使树木根基变得扎实稳固。巨石下的几架壶柱,又将树干线条延纵下来,仿若树干穿透岩石,径直扎入地面,不可摇撼。此几架绝不可少,一是稳定性需要,再则,进一步强化作品的线性结构,与孤硬的树干既成呼应,又一脉相承。同时,黑色盆钵与同色几架浑若一体,也使作品基部愈发沉稳。
 
令人惊异的是,作者在这有限的盆内空间(树虽高,盆却不宽,仅78cm)中,铺陈呈现出一幅空灵深远的山水图卷,山石树木、亭台楼阁、人物舟船悉备,远、中、近景俱全,且丰富细腻,栩栩如生。只见远山青黛,近水澄碧,舟船摇映往来,各安其事:居于近景的主人公举杯对天,快意自足,陶然自适……一派草木滋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山悦水景象跃然盆面,为这孤高峭拔的林木平添了几分秀润和温婉,这也是此作于险僻奇崛中蕴含秀媚的原因所在。

盆中石块并不算多,却主次俨然,层次丰富,刻画山体细腻逼真,极尽工巧能事。只是个人看来,这精雅秀润的图卷仍有一丝不足,那便是树下竹楼与远山之塔的距离近了点,景物关系略有不适,若将水盆由椭圆换为正圆,远山稍一推远,即可消除此弊,而气象也将更为深远。曾想过把塔拿去,随即又觉不妥:此塔虽小,可它昂然凌厉的指向与峭拔的树木形
 
标签: 盆景创作
>更多关于盆景创作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2.094 second(s), 412 queries, Memory 2.7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