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地点:武汉山茅草堂
■制作者:樊顺利
■协助制作:杨金萍
■摄影、撰文:刘启华


图3,根盘的细部特写。

图4,下部枝干的分布情况,出枝丰富且有层级过渡。


图6,确定观赏面及栽植角度后,樊顺利开始清理多余枝条,让树的骨架透出来。

图7,多余枝干清理后透出树的基本骨架,可见主干的过渡简洁明快,主干上分枝的出枝点也丰富合理。

图8,图9,樊顺利在杨金萍先生的协助下盘扎枝条。

图10,对截去枝条留下的部分进行舍利雕刻,丰富盆景的欣赏内容。舍利在松树盆景中不宜多,但巧妙的点缀可取画龙点睛的作用。

图11,樊顺利与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冯连生交流松树盆景创作经验。

图12,图13,对主干结顶枝进行处理。

图14,整树骨架初步显露。

图15,树冠造型基本结束。

图16,脱盆,剔除旧土,剪去多余的老根,让其再发新根,增强树桩的活力。

图17,可在盆中加入一些带原生菌的旧根,有利新栽桩的成活。

图18,山茅草堂在用土上也十分规范,这是日本进口的赤玉土,疏松透气,涵水涵肥。

图19,完成创作。两干一抖一平,互为呼应,且主干得到强化,次干弱化,更明确了主次关系、。蔬密通透,变化有致,主干曲折变化及完美的过渡尽显眼底,整树险中有稳。

图20,该树生长40余天后的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