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素仁盆景怎么结构造型的3个方法 图片

日期:2021-06-13 16:31:12     作者:徐民凯    浏览:17    
核心提示:韩学年先生是一位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他是质疑素仁风格盆景为“文人树”的第一人,也是建议将“素仁盆景”这一称谓推向世界的第一人(见本刊2009年第1期)
素仁盆景真谛考略_与韩学年先生共勉

韩学年先生是一位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他是质疑素仁风格盆景为“文人树”的第一人,也是建议将“素仁盆景”这一称谓推向世界的第一人(见本刊2009年第1期)。笔者长考之余,决定就此撰写专文与先生共勉。
从表面上看,艺术活动好像只是某个创作主体个人的独立活动,但实际上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环境之中,艺术的活动就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创作主体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风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研究素仁盆景也必须考虑到与素仁有关的历史背景、地域文化、宗教环境、社会阅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等,探得素仁盆景的真谛,才能衡量韩先生美文之议是否可行。这样才显得客观、公正,更具说服力。
历史上的广东是个佛教氛围较浓的省份。据《中国岭南盆景》权威介绍,紊仁“十几岁就拜鼎湖山庆云寺亮思长老为师,后嘱法于广州海幢寺,一九六二年圆寂,终年六十八岁”。素仁剃度出家的庆云寺是岭南四大名刹之一,素仁住持的海幢寺又是广州四大丛林之一。所有这一切都告诉我们,素仁的一生是在暮鼓展钟、孤灯黄卷中度过的。研佛习禅、普渡众生是他一生的追求。他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是左佛禅哲理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素仁的盆景闪烁着夺目的佛学光环,映照着浓重的禅宗色彩。
素仁盆景的选材禅宗典籍载:从谂问:“如何是道?”南泉普愿答:“平常心是道。”马祖道一也曾说“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平常心是道”是禅宗发展期的重要思想,是“顿悟说”的重要补充,它为禅宗的生存发展找到了思想与物质上的共同支撑点。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为人类调谐精神状态的功能,特别是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竞争加剧、思维日益细密、充满焦虑紧张的今天,它更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素仁盆景的选材非常独特,他似乎对人们争相选择那些粗、矮、古、曲的可造之材不以为然,而对那些无人问津的瘦、劲、高、飘的桩材情有独钟(如图1、图2、图3),这种随意、旷达、超然、洒脱的盆景选材态度正体现了禅家倡导的“平常心”,因此也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素仁盆景的造型素仁盆景的造型构图极为罕见——矩形(如图1、图2)。这种构图体现的是一种静的态势,营造的是一种静的氛围。佛教追求空静境界。佛家弟子对静境有着独到的理解。“禅定”是大小乘共通修持的方法,中文译为“静虑”:释迦牟尼在苦行林静坐六年:达摩在少林面壁九年:宋代出现的以静坐看心为根本的“默照禅”;历代禅僧修庙建寺无不选址于远离喧嚣的村镇市井……素仁深知静中之妙,因此,他的作品极力营造静境,让人获得安静闲恬的心态,使人的心灵融合到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之中。
素仁盆景的结构在禅学哲理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直”。六祖慧能的顿悟成佛说主张“常行直心”、“当下直入”、“直了见性”、“一超直入如来地”,排除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思维活动和表达方式,以对自心佛性的直觉代替对“理”的认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一条修行的直径,它大大地缩短了尘世与净土、此岸与彼岸的距离。这不仅受到了佛教僧侣的欢迎,还得到了文人士大夫乃至社会广大民众的支持。

素仁盆景怎么结构造型的3个方法 图片
这就是历史上禅宗日盛而其它佛教宗派逐渐衰微的主要原因。紊仁是禅门高僧,深谙其中之妙,他的很多盆景特别是那盆人们最为熟悉的最具代表性的双干式九里香盆景(如图1),整个画面全由清一色的直线条组成,就是对这一禅理的诠释。而这些直线条构成的树木盆景,周身透出一种高尚脱俗的气质,更有一股促人向上、向善的气慨,这也符合大乘佛教的普渡众生的基本教义。
素仁盆景的修剪在对树木盆景修剪时,大多数人喜欢枝繁叶茂,有的甚至使树冠硕大无比,其霸悍之气,迫人却步。在这一点上,日本盆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国内亦有人仿效之。潘仲连先生曾用“横向扩张”四个字加以评判,可谓神来之笔。“横向扩张”,是对自然空间的巧取豪夺,是疯狂的占有欲和贪婪本性的充分体现。素仁盆景的修剪,枝短叶疏,所占空间极小,做到“多一枝嫌其多,少一枝嫌其少”。这一方面说明素仁和尚技艺精湛,功底深厚:更重要的是使去妄想、除杂念、止邪贪、万缘放下不动心的佛学宗义,即禅宗的“净灵”说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可谓用心良苦。
素仁盆景的植位树坯经过一定时间的假植、养护、修剪、蟠扎、造型,当作为一件艺术品定植于盆钵之中时,选盆和植位的确定是每一位创作者都要认真考虑的。选盆要考虑到盆的类别、形状、规格、线条、色彩等。定植的位置则要考虑树木所占空间而构成的画面、比例、轴线、重心、结构等。素仁处理这一问题时的手法大出人们的意料。他将九里香栽植于盆钵的一侧,紧贴盆沿,约占盆面的五分之一,让约五分之四的盆面空置闲搁,从杓图上留下大面积的空白(如图1)。


素仁盆景怎么结构造型的3个方法 图片
“空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常用手法。墨到为实,空白为虚,实体为实境,空白为虚境。但在赏画时却视“空白”为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开拓了画面的艺术空间,而且造成朦胧与含蓄的意境。素仁在盆面留下的空白其实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空白处,人们在冥冥之中仿佛看到一幅人间百态图:人们行色匆匆,无暇旁顾,或逐名利权势,或陷事非恩怨……而那超尘脱俗的九里香独立一隅,正是禅宗倡导的离尘遁世、隐居解脱的人生态度的写照。
素仁盆景的创作思维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庭前柏树子”。这种在禅宗典籍中几乎随处可见的问答,是禅宗最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即非理性思维。研究过禅宗的人们都知道,禅师在回答学人们提出的问题时,为诱发灵感,促使对方顿悟,通常都用非理性思维。这种方法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素仁和尚成功地将这种非理性思维用到盆景艺术创作中,效果奇佳,实乃一代宗师的大手笔。
如在树木盆景选材上,人们通常喜欢粗矮适中,但素仁却喜欢瘦劲高飘:在树木盆景造型上,人们通常喜欢构图呈不等边三角形以增动势,但素仁和尚却偏爱矩形构图以营造静境:在定植树木时,人们通常喜欢将树木植于盆的三分之一处.但素仁和尚却偏爱将树木植于盆的五分之一处:在树木盆景的修剪上,人们通常喜欢疏密得当,但素仁和尚却偏爱枝短叶疏……

素仁盆景怎么结构造型的3个方法 图片
素仁盆景的内核佛禅热爱大自然,贴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对树木花卉、山水泉石,尤为钟爱。如佛经典籍中记载的释迦牟尼诞生于无忧树下,成道于菩提树下,入灭于娑罗树下等。中国的佛寺多建于名山深处,致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说。即使寺庙建于都市,僧人们也非常注意植树绿化,古人说“曲境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即是例证。
在僧人们看来,自然界的一切都受到了佛经教义的熏陶,才得以变得如此灵秀皎洁,如此清莹可爱。《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说:“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四川峨眉山报国寺有联云:“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素仁和尚热爱盆景,倾尽了大量心血,用他那独特的方法方式诠释了佛教的自然观和禅的“自性”、闲适的理念。
素仁是一位佛学造诣精深蕴厚、禅宗修为臻于化境的大德高僧。用佛理禅义昭示尘世,教化信众,这就是素仁盆景的真谛。”文人树”并不能全部涵盖素仁盆景的真谛。将素仁盆景称为“文人树”,是素仁和尚生前没有想到的。倘其泉下有知,当感遗憾而徒呼无奈。因此,笔者呼吁对于韩学年先生的《“素仁盆景”憧憬》文章中的观点,盆景界的同仁们特别是强势媒体应予以关注,并对这一虽有难度却很有意义的事情作出相应的行动。(编辑/徐曼)
 
>更多关于素仁格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290 second(s), 58 queries, Memory 0.7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