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重庆不同乡土植物概念下的居住区乡土植物应用

日期:2023-10-27 21:41:00     作者:胡迅    浏览:0    
核心提示:乡土植物应用是应对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与生态学原则相悖等问题的有效措施。由于乡土植物定义繁多,缺少统一标准,不利于乡土植物的应用。基于此,在细化广义和狭义乡土植物定义的基础上,以重庆市106个不同建成时间的居住区为例,
不同乡土植物概念下的居住区乡土植物应用概况——以重庆主城区为例
 
摘要:乡土植物应用是应对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与生态学原则相悖等问题的有效措施。由于乡土植物定义繁多,缺少统一标准,不利于乡土植物的应用。基于此,在细化广义和狭义乡土植物定义的基础上,以重庆市106个不同建成时间的居住区为例,探究了不同乡土植物定义下居住区乡土植物应用概况,及其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何种乡土植物定义下,居住区乡土植物应用均亟待提升;在时间尺度上,乡土植物应用并未没有得到足够改善;广义乡土植物中的长期引种植物可以用来丰富绿化物种库。研究结果可为促进居住区中乡土植物应用,建设生态友好型居住区绿地提供助力。
 
截至2021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达91425万人,城镇化率达64.7%[1]。中国已逐步完成了从“乡村中国”到“城镇中国”的蜕变[2]。因此,城市生态系统与人类休戚相关,而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证实可以提供多种生态服务,涉及经济、社会、健康和美学效益等方面[3]。其中,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泛、使用率最高的组成部分,据估计约有41%的城市土地是住宅用地,随着居住区的不断增多,其占城市土地的比例还在持续扩大[4-6]。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以点和斑块为主要形式存在的最接近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7],其不仅有利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福祉,还在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7-9]。然而,我国的居住区绿地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植物配置与居民需求不协调,且绿化效果与生态效益尚需进一步提高等[10-11]。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我国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关注居住区绿地建设,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步入21世纪之后,我国居住区绿地建设出现了盲目模仿的现象,在部分时期表现出“异域风情”“欧陆风”等景观偏好,忽视了当地地理条件与本地特色植被,出现盲目采用国外树种、滥用水景与大草坪等行为[12]。应用乡土植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居住区绿地问题[13]。

重庆不同乡土植物概念下的居住区乡土植物应用
 
乡土植物本身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抗逆性,应用于居住区绿地中具有管护成本低等优点[14-16]。此外,乡土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友好性也不容忽视,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城市绿化中的乡土植物能够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食物资源及栖息地[17]。因此,在居住区绿地建设中乡土植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和地方均颁布了许多标准与规范对居住区绿地中乡土植物的应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8-19],使得乡土植物在居住区绿地中的应用受到了更多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土植物的推广和利用。然而,由于乡土植物定义繁多,目前在园林绿化领域仍然缺乏明确的、易于执行的乡土植物界定标准,这不利于居住区绿地中乡土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目前,乡土植物定义主要可分为广义和狭义2类。这2类乡土植物定义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归化植物的态度上:广义乡土植物定义认为通过人工长期引种栽培并证明了已经非常适应该地环境,且已经具有一定本土文化内涵的归化植物也应该作为乡土植物;而狭义乡土植物定义则认为乡土植物就是本地“土生土长”的植物,不应该包括任何外来植物[20]。广义和狭义的乡土植物定义虽然在许多城市绿化的研究中均有提及,然而少有研究对比在不同乡土植物定义下城市绿化的乡土植物应用情况,且不同定义对乡土植物应用的影响尚不可知。
 
综上,本研究在系统梳理目前流行的乡土植物定义的基础上,分别细化广义和狭义的乡土植物定义,并以重庆市106个不同建成时间的居住区为例,从数量和种类两方面评估在不同定义下乡土植物应用情况。本研究可一定程度揭示不同乡土植物定义对乡土植物应用的影响,并为居住区中乡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现状的评估提供建议和参考,以期提高乡土植物在居住区中的应用和评价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提升居住区绿化建设的生态效益。
 
>更多关于重庆居住区乡土植物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