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典型城市荒野空间的识别特征及应对策略

日期:2023-11-01 19:22:25     作者:钱蕾西    浏览:0    
核心提示: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诸多因原有自然基底条件限制或用地性质转变等原因,而未经过多人工干预的土地发展成为城市荒野空间。从城市自然再认知的角度出发,辨析了城市荒野在传承人地共生关系、承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潜质
城市自然的再认知:典型城市荒野空间的识别特征及应对策略
 
摘要: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诸多因原有自然基底条件限制或用地性质转变等原因,而未经过多人工干预的土地发展成为城市荒野空间。从城市自然再认知的角度出发,辨析了城市荒野在传承人地共生关系、承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潜质;梳理出城市荒野的基本类型与存续目标,包括初级荒野的整体保护、次级荒野的再生与利用、间隙荒野的激活与新生,以及类荒野的认知引导。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研究,归纳出每类城市荒野空间发展的典型策略与应用情境,以期从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层面推进城市荒野空间有效的组织利用,为中国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并在城市发展进程中逐步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力度[1]。截至2020年,中国城市建成区平均绿化覆盖率已达42.1%[2],在城市绿化水平提升上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相关研究显示,绿化覆盖率增加并不一定等同于生态环境质量的高水平发展[3-4];快速建设形成的城市绿地常呈现出较高人工化痕迹及生境同质化现象[5],难以满足公众对自然环境的多元需求。同时,在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倡议”和第十五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中,均强调了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发挥城市绿地复合生态功能、恢复本土生物群落的总体目标。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城市中绿地空间的丰富度与多样性成为城市绿色发展进程中亟待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议题。
 
在城市中存在着诸多因用地性质转变、使用功能调整等原因而疏于养护管理、未有过多人工干预的空间,呈现出土地撂荒、植物自由生长,乃至动物穿行栖息的情形。人们通常认为这样的空间中充满威胁与不确定性而不愿接近,并将其中自发生长的植物视为“不恰当的自然”(impropernature)[6]。然而正因人为干预的缺失,使这样看似“无用”的土地在自然的长期主导下,具备了异于城市绿地的生态价值,呈现出独特的荒野景观风貌。
 
重新审视城市中这类长期被忽略的自然空间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领域学者依托荒野(wilderness)[7-8]、城市荒野(urbanwilderness)[9-10]、非正式绿地(informalgreenspace)[11]、城市闲置地(urbanvacantlots)[12]、城市野境(urbanwildness)[13-14]、城市荒野景观(urbanwildscapes)[15]等相关概念对此类自然空间展开研究,侧重探讨了它们在空间属性、生态特征、用地性质或审美方式等维度上的特点。基于此,本研究将城市环境中人类干预及控制程度相对较低的、由自发演替①主导土地发展的空间称为“城市荒野空间”,并归纳出其典型识别特征与应对策略,以期提供认识与利用城市中这类自然空间的新视角。
 
典型城市荒野空间的识别特征及应对策略
 
1城市荒野空间的价值与潜力
 
城市荒野空间的价值与发展潜力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和文化价值两方面,对它们进行充分认知是实现城市荒野空间合理保护与利用的基础。
 
1.1文明与“原型”共塑的人地关系
 
从古至今,在不同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中都能看到人与荒野在精神层面上的链接。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Leopold)认为,人类所需的基本生存条件和精神理想都是从自然荒野中提取或衍生而成。在西方,荒野地区常在政治和经济上被边缘化,且被外来人认为是荒蛮野性的象征,但它们仍成了土著文化的发源地,是土著人民精神依托的重要场所[16]。在许多欧洲和非洲国家的文化史中,都有将荒野视为精神信仰、灵感来源和心灵庇护所的类似观点[17]。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就将生活与心灵寄托于自然之中,很多古典诗词和书画里都传递着人对于荒野自然的欣赏与敬畏[18-19]。不同于荒野意象在其他文化背景下荒蛮野犷的形象,中国传统自然观中的荒野更侧重体现一种融入自然、远离尘世的“隐逸”意境。可见,尽管荒野以多元的形式呈现,但均指向人居环境发展历程中,先辈们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恒久追求。
 
长期以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都试图以各种方式将自然融入生活环境中,这样的共识也可以看作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GustavJung)认为,集体无意识(ColectiveUnconsciousness)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潜能,以原型(archetype)为重要的组成单元。每一个原型都有着人类精神与命运的碎片,残余先人在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20]。由此,不同语境下对“荒野”展开的共同追求,似乎是人类内心中的“荒野”原型引导着人们以类似的路径找寻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
 
而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人居环境逐渐远离具有自然原真性的荒野,自然荒野空间也逐渐被精心维护的城市绿地替代。相关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研究指出,与原生自然空间定期接触有助于人们释放压力、促进认知功能、增强观察及推理能力,特别对儿童的情感、智力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21-22]。可见城市中需要有比花园或典型城市公园更具自然原真性的环境。
 
城市荒野空间不仅能满足人类对于“荒野”原型的追求,其蕴含的自然野性特质还能帮助城市中的人们塑造健全心智、培养多元自然观和审美观。因此,城市需要有更多优秀实践作品将荒野以安全、恰当的方式置入,引导公众认识并欣赏荒野之美,传承人地共生关系。
 
1.2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物多样性的提升
 
由于城市荒野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未受到明显人为干扰,其生态系统通常具备很强的稳定性,能够自发地、高效且低投入地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EcosystemAssessment)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4种类型。城市荒野空间作为自然演替的产物,相比于普通的城市绿地,有潜力在低成本和低养护的条件下发挥更高效的生态系统支持和调节服务功能,成为城市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载体。
 
此外,城市荒野空间的生态系统具有极强的地域环境适应性,是乡土种质资源的储存库。由于各种特殊的基底条件,城市荒野空间中往往存在较高的土壤异质性、生态系统动态性和极端生态位[23]。因此,荒野区域内有机会衍生出更加多样的植被群落结构,并发展成为城市中多元的生境斑块,满足更多动物种类的庇护、觅食、栖息、营巢等需求[24]。同时,城市荒野空间数量多、分布广、尺度弹性大,有机会作为其他类型绿地的连接器,发挥生态踏脚石的优势[25]。以此共同形成的生态网络为物种迁移与基因交流提供结构性支撑[26],从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两方面保护与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
 
标签: 城市荒野空间
>更多关于城市荒野空间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110 second(s), 78 queries, Memory 0.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