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机器与自然之间 后工业景观再野化的公众感知研究

日期:2023-11-02 14:35:28     作者:魏方    浏览:0    
核心提示:腾退的工业用地城市为生态再生提供了潜力,后工业景观的再野化随城市新生荒野重建逐渐得到认可。这一场景中包含了具有对抗性质的“工业-自然”二重维度,而公众的接受度和感知情况可作为其可持续转型的循证依据。以不同植物高度
机器与自然之间——后工业景观再野化的公众感知研究
 
摘要:腾退的工业用地城市为生态再生提供了潜力,后工业景观的再野化随城市新生荒野重建逐渐得到认可。这一场景中包含了具有对抗性质的“工业-自然”二重维度,而公众的接受度和感知情况可作为其可持续转型的循证依据。以不同植物高度、遗存占比、再野化程度、硬质绿地比例、演替程度5个变量构建再野化虚拟场景,以量表调研与眼动实验结合的方式分析“工业-自然”要素构成方式、人工管理介入程度对公众感知的作用机制。

结果发现,较高的绿地率、适度再野化与自发演替的场景的公众接受度较高,工业要素对公众的关注兴趣与偏好产生较大作用,“工业-自然”变量与积极-消极感知显著相关,视觉关注数据与公众感知呈现一定相关性。在人因设计视角下研究后工业再野化场景中生态隐喻与工业隐喻,为如何发挥工业用地更新的生态潜力与社会潜力提供借鉴。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复写理论的后工业景观重构方法及场所认知关联机制研究”(编号51908035)、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9YTC040)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津发科技-工效学会“人因与工效学”项目编号202101042010)资助
 
1后工业景观的再野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极速扩张和社会结构变化带来了产业转型,在当代存量更新背景下,城市中工厂搬迁后的工业废弃地、低使用率或闲置棕地,为扩充再开发成为城市绿地与公共空间提供了巨大可能性。在这一巨大的后工业景观实践扩展面上,国内外后工业景观改造的具体改造方式仍面对维护成本较高、公众体验不良等问题,需进一步满足城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与人本需求。

从后工业景观的“工业-自然”属性来说,一方面,通过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存的历史价值得以彰显,场地的工业文脉得以延续[1],场地历史对象的复用激发了后工业景观中的“大机器”、工业文化记忆等场地特质。另一方面,后工业景观中的植物景观与自然环境本身会使人感受到放松与精神恢复[2]。在生态恢复理念下修复完成的景观塑造了亲自然的活动空间,并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本底对人较高的吸引作用。

机器与自然之间 后工业景观再野化的公众感知研究
 
其中,由于棕地与工业用地更新改造依靠巨大的公共补贴与资金支持,因此对其开发形成限制。废弃的工业场地在长时间无人干预的作用下,自然演替出物种丰富度高的生境,形成工业遗迹与自然生境并存的现象,其维护成本低、生态可持续,为城市提供生态、审美、游憩等价值[3]。

中国众多工业用地的废弃现象和社会公众对野性自然的日渐渴望,为再野化实践带来了重要机遇[4]。工业用地再野化景观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一部分,保持了可达性与使用性,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发展潜力,也为居民提供了与自然互动的休闲游憩场所[5],强调了自然演替过程本身的美学价值[6-7],并显示出“城市野境”独特的场地气质。
 
再野化的改造理念使提升“自然度”与“荒野感”成为处理工业用地更新等问题的新思路[8]。由于这一新生荒野类型具有城市属性强、尺度多样等特点,更倾向于经历主动型城市再野化,即通过人为规划启动迅速发生设计出“类荒野景观”,例如江洋畈生态公园所呈现的野性自然[9-10]。

在对工业用地特定区域中荒野程度的提升过程,具有更多人为观念的投射,“新型景观”(novellandscape)、“弃地自然”“第四自然”也在这一语境中更突显出“具有人主观意愿的一种可被整合的第三自然”特性[11],因其权属与开发时序等问题,可能具有一定人工管理(cultivated)的状态或是无人管控的自发性(spontaneous)状态[12]。而其中具有有意识的、有管理的荒野状态及重新组合的城市绿地,促进发展生态景观和满足以人为中心的绿化要求之间的平衡,最终形成塑造意愿中的荒野(intendedwildness)[13]。
 
>更多关于工业景观再野化研究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