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的3个设计原则

   2025-01-05 黄超凡0
核心提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建设黄超凡(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300)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建设
 
黄超凡(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300)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深入,“美丽乡村”已逐步成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其中,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作为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本研究从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了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的概念与特征,提出了设计原则与策略。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对比了不同地区乡村园林景观的特点与优势,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以解决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建设面临的挑战,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和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的发展提供参考。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代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本研究通过探讨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的概念、特征、设计原则和策略,分析了不同地区乡村园林景观的特点和优势。同时,提出了针对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建设面临的挑战和一系列对策建议。这些研究和建议可以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和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1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与趋势
 
国际上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如欧洲的村庄更新计划、英国的乡村振兴项目和日本的美丽乡村计划等,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从2013年开始,国家加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系列政策举措相继出台,各地方也在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模式,比如浙江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湖南省实施“十万大山”,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未来,美丽乡村建设仍将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乡村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强城乡互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全国乃至全球美丽乡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1.2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美丽乡村建设将注重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区域协同与产业融合,以及社区参与与协同治理。这将促进乡村旅游、文化、农业等产业的交叉融合,形成区域产业链和价值链。未来的美丽乡村建设将发挥农民、政府、企业、专家等各方的积极作用,共同推进乡村振兴。
 
2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的概念与特征
 
2.1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的定义
 
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是指在特定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通过对乡村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综合规划、设计和塑造,体现出独特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乡村园林景观。它既包括自然生态景观,如田园、水系、林地等,也包括人文景观,如古建筑、村落、纪念碑等。
 
2.2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的主要特征
 
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具有多重特征:首先是地域特色,强调了区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的特点,从而创造出独特的风景;其次是生态性,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倡导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性;第三是文化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展示;第四是社会性,关注农民生活和社区建设,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特征相互融合,构成了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为了深入了解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选择了我国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典型乡村园林景观特征进行分析。
 
2.2.1我国东部地区乡村园林景观特点。东部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达的区域。在乡村园林景观设计中,该地区强调自然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产业融合,充分展现了地域性特色。例如,浙江省的西溪湿地村落,通过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打造了富有韵味的水乡人文景观。
 
2.2.2我国西部地区乡村园林景观特点。西部地区自然风光秀丽,民族文化多样,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乡村园林景观设计中,该地区注重民族特色和生态文明建设,展现了独特的地域魅力。例如,云南省的丽江古城,以纳西族为主体的民族文化和古朴的建筑风格,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
 
2.2.3我国中部地区乡村园林景观特点。在资源、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中部地区相对均衡。同时,在乡村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还注意到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山西省灵石县景区,通过保护和利用王家大院资源,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引导依靠煤焦发展致富的企业家投资开发旅游产业,打造了具有文化和旅游价值的生态庄园等乡村园林景观。

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3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3.1尊重自然和文化的原则
 
在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尊重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保护生态系统与历史文脉,以保持乡村景观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这包括保护和恢复乡村生态系统,维护水土资源,以及传承地域文化遗产。
 
3.2突出地域特色和风格的原则
 
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设计应突出地域特色和风格,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和地方特色,打造富有地域特点的乡村景观。
 
3.3适应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
 
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设计需顺应乡村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经济振兴。设计中应考虑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包容性,以实现乡村的长远繁荣。
 
3.4科学合理布局与生态治理的原则
 
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布局和生态治理原则,注重生态系统的维护和恢复,优化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应考虑乡村景观的功能分区和层次结构,创造和谐宜人的乡村环境。
 
 
更多>相同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