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城市人居环境 八景模式的嬗变路径

日期:2022-01-30 12:09:00     浏览:0    
核心提示:从时间维度上看,我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八景”模式嬗变可分为起源、萌芽、形成、发展、衰落5个历史阶段,贯穿我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历史的始终(图4)。
从虚到实:城市人居环境“八景”模式的嬗变
 
城市人居环境“八景”模式的嬗变路径
 
从时间维度上看,我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八景”模式嬗变可分为起源、萌芽、形成、发展、衰落5个历史阶段,贯穿我国古代人居环境建设历史的始终(图4)。
 
先民在人居环境的建设中,逐步形成了王居天下之中、体国经野的人居模式,形成了顺应时令的天下治理依据,这就使得作为制地之数的“八”,直接或间接与时间、空间、台观乃至社会治理相联系。道家、道教注重生命的存续与外部环境的密切关系,使得“八境”“八景”与方位、季节、时间与人密切结合,“八景”一词的出现可作为起源和萌芽阶段的分界点。
 
山水诗文的兴起和成熟早于山水绘画,诗文成为描摹景象和传递共同感受的首选工具。从《东阳八咏》到《华亭十咏》,其吟咏对象由非写实的虚构的场景向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真实场景发展,由独立创作向群体创作发展。

城市人居环境 八景模式的嬗变路径
 
山水画兴起和发展后,形成了以《草堂十志图》《辋川图》为代表的真实场景描摹,及以《潇湘八景图》为代表的基于真实场景和感受进行绘画创作的2种方向。东溪草堂和辋川别业因其主人本人和将其人居环境与诗、画结合而形成的范式,为城市人居环境与诗、画结合提供了思路。
 
从虔州八境到燕京八景是城市八景文化的形成阶段。虔州八境是现存历史材料中最早出现的城市八景范例,是中国古代城市人居环境八景模式由虚入实的起点。
 
城市八景在形成过程中大致有2条发展脉络:一条是以虔州八境为代表的先成景后图文的范式,即八景由地方长官根据当地人居环境特点、结合城市建设和政绩宣传,选择命名形成;另一条是以西湖十景为代表的先图文后成景的范式,即八景由文人画家通过对真实场景进行提炼和命名,经文人士大夫阶层参与,选定或营建真实场景。2条脉络各具优势,前者优在效率,后者胜在提炼。2种范式互相融合,最终促成了燕京八景的形成。
 
燕京八景的形成是城市八景文化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该范式的建立使城市八景的评定增加了政治内涵和社会治理作用。地方城市八景评价兴起,逐渐成为官方主导地方士绅参与的自上而下的活动,最终形成制度在地方志中得以体现。这一时期八景文化的构建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成为地方标志性文化现象。
 
尽管自康熙时赵吉士就批评处处八景现象,乾隆时戴震等针对编纂方志中八景评定的弊端带来的浮夸形胜、附会景物问题,甚至新编制方志中将八景内容剔除,但地方八景的构建却仍作为主流在继续推动。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传统政治、经济与文化走向僵化和衰落的同时,城市八景也随之衰落。
 
标签: 城市八景
>更多关于城市八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192 second(s), 171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