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疗法在不同类型特殊教育学校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5.1园艺疗法在听障类特殊教育学校景观中的应用
听力受损的学生在听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导致他们在感知和理解学习方面通常不如健听人群,这种差异使得他们在适应环境方面面临挑战,进而可能导致他们感到与社会隔绝,产生孤独、自卑、易怒等负面情绪。鉴于此,针对听障学生的特殊教育学校应特别关注校园环境感官体验设计。园艺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能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途径影响身体,可将校园空间设计成能刺激触觉、视觉、嗅觉、听觉的花园,以提升听障学生的感官体验,进而改善他们的身体机能和情绪状态。
5.1.1触觉体验。选择具有鲜明质地、形状的植物,包括质地柔软的叶子、多肉植物等,为听障学生提供触摸植物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触觉感受和探索兴趣。
5.1.2视觉体验。植物色彩是营造视觉体验的主要元素,不同的植物色彩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具有差异性,应依据景观设计的功能需求,精心搭配不同色彩的植物,创造出具有特色的视觉效果,让听障儿童通过视觉感官体验自然美。例如,可以大面积常绿植物作为基底,合理搭配彩叶树种及开花灌木,以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季节变化。
5.1.3嗅觉体验。有研究指出,植物的香气对人的心理和情绪有积极影响,能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通过植物配置形成的特定生态结构,利用其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因此,在植物选择上,应优先选用具有花香、果香或叶香的植物,并采用分层隔离的设计方法,避免多种芳香植物混合后产生气味冲突。可利用香味浓郁的植物,如含笑、桂花,并与丁香、蜡梅、紫薇、广玉兰等,构建一个芳香四溢的景观环境。
5.1.4听觉体验。对于听力受损的学生,他们的听觉系统对外界噪声更为敏感,容易受到干扰,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容易产生紧张情绪,可通过打造绿化隔离带或树阵来削弱或降低外界噪声。
另外,通过开展种植活动,让听障儿童参与植物种植和养护,包括蔬菜、水果、草药、花卉等,既能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增强责任感和自信心,又能通过设置团队种植项目、园艺比赛或共同管护植物的任务,增加听障学生与同伴、教师进行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增强听障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2园艺疗法在视障类特殊教育学校景观中的应用
通过在视障类特殊教育学校景观设计中应用园艺疗法,可以丰富视障学生的生活,使他们感受到与普通学生一样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促进视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视障学生由于在生活环境中缺少视觉刺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让他们与外界进行互动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缺少必要的视觉刺激,视障学生很难有效地感受到外界环境带来的变化,接触外界环境的过程是被动和消极的。在这种情况下,园艺疗法就是最好的选择,通过在视障学生活动范围内种植多种不同品种及不同功效的植物,在增加视觉刺激、缓解视障学生视疲劳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为缓解视障学生内心的紧张和压力,可设置一个以芳香植物为核心的疗愈花园,通过选择花期长、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借助植物释放的香气和精油,辅助改善人体身心健康。在花园中,不宜种植树形过于高大或易感染病虫害的树木,适宜种植较容易被视障学生发现和识别的植物,可在花园中设置景观小品,如花架、花径等,或设置不同形式、大小及色彩的花坛,或设置高度适宜的植物景墙,以提升花园的观赏性。同时,应分开设置视障学生活动区域与植物种植区域,并在植物种植区种植能够改善视障学生身体机能,增进身心健康的植物。


5.3园艺疗法在智障类特殊教育学校景观中的应用
在智障类特殊教育学校中,学生因身体及心理障碍,不能对外界环境形成一个稳定的认知体系,使他们无法准确判断与认知周围环境。因此,给智障类学生创设一个适宜其身心发展的康复环境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园艺疗法可一定程度上弥补智障学生智力和精神上的缺陷,这就要求学校景观设计应在符合智障学生身心特点及特殊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设施设备等要素,为智障学生提供一个接近自然、与自然沟通交流,以及有利于身心康复的环境。
5.3.1学习区域。利用图表、图像、图示和图标等视觉工具,打造一个可视化的学习区域,帮助智障学生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
5.3.2园艺活动区域。通过开展园艺活动,如播种、松土、锄草、浇水、除虫、修剪等,这些园艺活动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动作,而是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促进智障学生与他人的交流合作。
5.3.3景观种植区域。以遵循植物生长规律为基础,结合智障学生的身体特征、心理特点等设计植物景观,并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园艺活动,为智障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体验。其中,种植认知和造型认知均是以植物种植活动为基础,而游戏认知则是将园艺活动与环境互动相结合。
5.3.4创意艺术区域。通过绘画、工艺品手工制作和花艺设计和装饰等方式,激发智障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6结语
园艺疗法是被广泛认可的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治疗方法。通过在特殊教育校园景观设计中引入园艺治疗,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环境。首先,通过与植物进行互动或参与园艺活动,既可以缓解焦虑、压力、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学生的情绪状态和自我认知能力,又能为学生提供社交互动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其次,
园艺疗法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科的整合和跨学科学习。园艺活动涉及植物学、生态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学科之间关联性的理解,并提升跨学科的学习和思维能力。
最后,通过开展园艺活动可以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对于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总之,基于园艺疗法的特殊教育学校景观设计,能够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提供一个融合自然环境和园艺活动的学习和活动场所,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社交能力,实现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