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研究热点主题及演进趋势 - PenJing8

我国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研究热点主题及演进趋势

   2025-09-08 刘迪0
核心提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我国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研究热点主题及演进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刘迪1,黄以波2,陈恩海1,鲍遵宇1,古能平1,马蕊1,唐鑫1*
 
(1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226;2梧州学院,广西梧州543003)
 
摘要:为更加系统深入地分析国内涉农大学生就业领域学术动态,为国内开展涉农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所收录的国内涉农大学生就业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中文)为数据样本,借助中国知网(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与CiteSpace工具所具有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国内涉农大学生就业研究领域的热点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从年度发文量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的时间内国内对涉农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仍会有一定的热度与关注度;研究机构以各地的农业大学为主;研究热点为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趋势以研究涉农大学生就业为主题演变为以研究涉农大学生创业为主题。该研究成果为科学规划涉农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国内未来深入开展涉农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2]。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背景下,涉农大学生是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人们对涉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社会对涉农大学生的要求,更加科学合理地推动农业发展、规划涉农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系统深入地分析国内涉农大学生就业领域的学术动态。
 
1研究设计
 
1.1研究方法
 
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对涉农大学生就业研究领域进行研究。CiteSpace是美籍华人教授陈超美先生基于Java开发的一款运用于文献可视化分析的文献计量学软件,主要分析科学研究领域中文献各项因子之间蕴含的潜在联系,是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背景下开发的可视化分析软件[4]。它可以将特定的研究领域文献之间的关系以可视化图谱的方式展现,帮助梳理某一科学研究领域在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轨迹,精准掌握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5]。
 
1.2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23年11月9日,检索途径为:专业检索,
检索式为:SU%=‘农业’ANDSU%=‘大学生’ANDSU%=‘就业’,检索范围为:2003年1月1日-2023年11月19日。
 
1.3文献整理及数据分析
 
使用CiteSpace对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所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去重处理,共获得1223篇有效文献。同时利用CiteSpace的数据处理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从文献发表时间、文献发表作者、文献发表机构、文献关键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2涉农大学生就业研究可视化分析
 
2.1研究文献分析

涉农大学生就业研究可视化分析
 
年度发文量能够从宏观的角度体现本研究2003-2023年时间跨度之间的热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去20年间国内学者对涉农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度[6]。由图1可知,国内对涉农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可以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03-2011年,国内对涉农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献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并在2011年达到了峰值104篇,这个阶段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为2011-2014年的4年间,年度发文量达到了90篇,在这个阶段我国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因此国内对涉农大学生就业的关注度也处于高峰阶段。第三个阶段为2015-2023年,这个阶段国内对涉农大学生就业研究的文献数量虽然有一定的波动,但年度发文量仍然接近70篇,处于一个平稳发展的趋势。因此,从年度发文量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国内对涉农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仍会有一定的热度与关注度。
 
2.2研究机构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分析,可以得出有399个机构发表过与涉农大学生就业相关的研究文章,排名前十的机构发文量共有429篇,占总发文量的比例接近40%,同时前十的发文机构均为农业大学,由此可见,国内对涉农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较深的机构多为农业大学。从机构所属的地区来看,对于涉农大学生就业研究关注度较高的地区均为我国的农业大省。
 
2.3研究作者分析

我国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研究热点主题及演进趋势
 
研究领域内的研究趋势与研究热点通常由核心作者领衔[7]。核心作者是指在某一领域或学术领域中具有较高声望和影响力的学者或专家,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成果被广泛认可,并被视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8]。核心作者通常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并发表大量的高频论文,推动领域的发展。研究领域中的核心作者可通过普赖斯定律计算得出,普赖斯定律的计算公式为M≈0.749×Nmax■,该计算方式中M为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数,Nmax代表最多发文作者的发文量[9]。


我国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研究热点主题及演进趋势

由表2可知,在国内涉农大学生就业研究领域发文数量的最大值5篇,将5代入M≈0.749×Nmax■,可知发文量大于2篇的作者属于核心作者。综合可得,核心作者排名前三的作者为刘峻峰、杨育智、朱玉龙,因此关于涉农大学生就业研究的趋势与热点,可以关注这几位核心作者的学术动态。
 
2.4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学术论文核心内容的提炼,分析学术论文的关键词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学术文章的主题及重点[10]。在文献计量学分析过程中,关键词在文献里出现的频次代表在某一个时间区域内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则说明以该关键词为研究热点的热度越高[11]。在关键词可视化共现知识图谱中,节点的大小代表了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图谱中的节点越大说明在研究领域中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12]。同时在文献计量学中,节点的中心性大于或等于0.1,则说明该关键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13]。

 
 
由图3可知,目前涉农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中具有可信度的热点高频关键词有:大学生(频次298,中心性0.42)、就业(频次171,中心性0.22)、农业院校(频次118,中心性0.22)、对策(频次83,中心性0.22)、乡村振兴(频次73,0.18)、毕业生(频次42,中心性0.17)。通过分析这些具有可信度的热点高频关键词可知,在涉农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中,研究热点为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相关性。
 
2.5关键词聚类分析
 
CiteSpace的聚类视图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算法,将关系紧密的关键词进行聚类,选取聚类中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为聚类名称,通过聚类视图可以探测研究领域的研究主题[14]。研究运用CiteSpace的聚类视图功能对国内涉农大学生就业领域研究文献关键词进行探测得出图表,CiteSpace依据网络结构和聚类的清晰度,有模块值(Q值)和平均轮廓值(S值)2个指标,它可以作为评判图谱绘制效果的一个依据。一般而言,Q值一般在[0,1]区间内,Q>0.3说明该聚类图谱划分出来的色块结构是显著的,当S值在0.7时,表示该聚类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若在S>0.5以上,则表示该聚类是合理的[15]。
 
结合图1和表4可知,国内涉农大学生就业研究领域内2003-2023年的20年间发表的1123篇文章的关键词聚类前五的聚类分别为:#0就业(轮廓值0.675)、#1大学生(轮廓值0.853)、#2对策(轮廓值0.840)、#3毕业生(轮廓值0.707)、#乡村振兴(轮廓值0.888)。这5个聚类的轮廓值均在0.5以上,同时>0.7的有4个,因此聚类都处于合理的区间。通过这5个聚类可以推断出,研究学者们针对涉农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的对策为,让国内涉农大学生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
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贡献力量。
 
2.6关键词突现分析
 
突现性较高的主题词是指在特定时间区域内频次变化率较高的词,在大量的关键词中探测出频次变化较高的关键词,可以了解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与研究前沿[16]。通过分析这十个关键词突现的出现时间(见表5),在2003-2023年的20年间,国内涉农大学生的就业趋势以2016年为时间节点划分为就业、创业2个阶段。在2016年以前,国内涉农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以就业现状、就业问题、就业指导等研究主题的趋势缓慢演变,这是涉农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的第一个阶段。在2016年的时间节点上,国家起草了2份关于促进创业创新的战略与意见,分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17]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18],这2个战略与对策的提出,为涉农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与保障,给涉农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涉农大学生是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19],因此,涉农大学生回乡创业也成了国内涉农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推动了涉农大学生就业研究由以就业为主题的第一阶段进入以创业为主的第二阶段。
 
3结论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所收集2003-2023年的1123篇国内涉农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文献数据从文献发表时间、文献发表作者、文献发表机构、文献关键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年度发文量的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的时间内国内对涉农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仍会有一定的热度与关注度。从文献发表作者的维度分析,核心作者排名前三的作者为刘峻峰、杨育智、朱玉龙,关注涉农大学生就业研究的趋势与热点,可以关注这几位核心作者的学术动态。从文献发表机构的维度分析,国内对涉农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较深的机构多为国内的农业大学,对于涉农大学生就业研究关注度较高的地区均为我国的农业大省。通过分析具有可信度的热点高频关键词可以得出,研究热点为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学者们针对涉农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的对策为让国内涉农大学生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贡献力量。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国内涉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内涉农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对涉农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学者可以通过学术成果坚定涉农大学生的就业信心,让学习农学的广大学子投身乡村基层的建设,积极地在农村就业或创业。
 
 
更多>同类种植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