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贺淦荪论树石盆景(三)

日期:2012-02-05 18:01:02     浏览:30    
核心提示:树石结合,自古已然。盆景界先行者早已为我们创造多种形式和法则,近代盆艺家在继承基础上,创立新风,形式多样。归纳下列诸法,供研究参考。其名称和内涵均不作硬性规定,以便广泛深入之探讨
  贺淦荪论树石盆景(三)

二、提倡“有法无式”“创作无定型”

      树石结合,自古已然。盆景界先行者早已为我们创造多种形式和法则,近代盆艺家在继承基础上,创立新风,形式多样。归纳下列诸法,供研究参考。其名称和内涵均不作硬性规定,以便广泛深入之探讨。

    (一)以石为主缀树法:此法用于表现自然神韵,赋顽石以生机,借以调节构图重轻、增添画面效果。
  
1.山顶植树法:(世称石上式)用于近景。(1)峰状,岭状之石,植以直干之树,以示其雄。如泰山青松。(2)岩状之石植以悬岩树相,以示其险。如枫桥夜泊  贺淦荪作。
2.山麓植树法:用于表现“高远法”、“平远法”,以显高下之分,远近有别,加强层次感和空间感。如更立西山石壁  田一卫作。
3.倚石布树法:用于表现石景。以石为主以树为反衬,以示刚柔相济,雄秀结合之美。如福建茶  青松观盆栽。
4.全景布势缀树法:用于全面经营位置,协调重轻,渲染雄秀刚柔,增添整体效果。如《丛林狮吼》  殷子敏作。

    (二)以树为主配石法:用于美化树的观赏效果,扩大景观,增添野趣。又可扬长避短,突出主题,刚柔相济,巧拙互用。

1.配石法;用于近景。相依生情,倍展天趣。也常为主干欠佳,根理不全之树,作遮掩谐调,增添观赏效果。如云蒸霞蔚  朱子安作。
2.以石藏干法:用于近景。作用与配石法相近。用于主干欠佳,细长无力之遮掩,以扬长避短,宛若岭上树生,独具天趣。如牧归图  许彦夫作。
3.包干法:用于近景、中景。以石全面包藏树干,作用与藏干法相近,借以达到多角度观赏效果。如雀舌罗汉松  朱宝祥作。
4.附石法:此法有三;用于近景。树根附于石隙者为附石法。如福建茶附石杨锡佑作。根穿石内者为穿石法。如雪压冬云贺淦荪作。根包石外者骑石法。如松石图  贺淦荪作。皆用以展示树根之美,树石结合之妙和树性顽强、拼搏之神。用时展现栽培技艺之功。
5.点石法:用于近景和全景之布局。在配石的基础上,增添点石布局,用以扩大景观,调节重轻。注意疏密相间,聚散合理,远近有序,大小相间。给人以平远清逸、野趣天成之感。如鸟鸣山更幽  朱儒惊作。
6.水陆法;(世称水旱式)用于近景和全景。是在配石、点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石筑坡、水陆两分。岸上植树,临水清逸,富于天趣。四川盆景常用此法。如嘉陵渔趣重庆市园林处。
7.水陆布石法:用于全景布局。即将水陆法、点石法融于一体,广布点石。布于树下是为石,增添山岗韵味;点于水中是为渚,丰富溪涧效果;置于远处是为山,深化空间关系。全面展现自然景观。现代树石盆景常用此法。如南国牧歌  冯连生作。
8.夹岸水陆法;用于全景。在水陆布石法的基础上,以石筑坡,分陆地为两岸,中为溪涧,夹岸绿云绕绕,溪河上或架小桥,或置轻舟,别是一番田园情趣。此法开创现代树石盆景的新格局。如八骏图  赵庆泉作。
9.夹岸公路法:用于全景。在夹岸水陆法的基础上,变溪河为公路,两旁乔木参天,公路车声隆隆,反映出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山乡的时代风貌。此法探索现代树石盆景创新之路。如我们走在大路上  贺淦荪制作。
10.石座法;此法用于将造型完整之树木盆景,置于与制相适的石座上,造成谐调艺术整体,从而产生景与座、树与石的呼应关系和内在联系。如将直干树桩置于钟乳悬垂之右座上,给人以“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之感。如高洁图贺淦荪作。

   (三)以石为盆植树法;用于近景和中景。强化树石结合,走向自然景观的艺术效果。如树有流畅之姿,石有雄浑之势;树有清新之韵,石有阳刚之美,相映互补,神韵天成。

1.凿石为盆法:用于近景和中景。采用吸水石。凿穴植树,置于水盘。石基吸水,根附石内,符合天然生态,不用水盘,亦能观赏。如岩松图陈顺义作。

2.云盆法;用于近景或全景。直接采用溶岩“云盆”植树。小者若写意画小品巧拙互用,天然成趣;大者宛若山乡田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蔚为大观,如春到山乡  贺淦荪作。

3.景盆法:此法用于近景、中景和全景。是依树习性、长势、阴阳向背,以石绕树,造景为盆而不见盆,树石相依,景盆结合,相映互补,浑然一体,它是现代树石盆景造型基础之一。也是“组合多变”的单体造型之基础。如骏马秋风塞北贺淦荪作。

    (四)树石相依、组合多变法;此法创意为先,以动为魂。依题选材,按意布景,形随意定,景随情出,多法互用,相辅相存,式无定型,不拘一格。“树植石上,石绕树旁;以石为盆,树石相依;以石为界,水陆两分。多式组合,三景一体;组合多变,协调统一。”“石因树活,树因石灵,树使石生,石为树存,按意布景,互补生情,浑然一体,相互依存。树离石则‘空中楼阁’、‘孤峙无依’,石离树则‘鹤去楼空’‘枯寂空存’。“树石相依,亏云侧重,按意布景,变化万千”。如群峰竞秀贺淦荪作。石多于树。近景:树植“景盆”。中景:树植石上。远景:无树,以苔造景。风在吼贺淦荪作则树石并重,以景盆桔树为兑棣冶冽,然后组合多变。

   因此树石盆景的造型,我们主张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广学博采,走创新之路。提倡“有法无式”、“规律有共性、创作无定型”,要求作者胸有丘壑,创意为先,依题选材,按意布景,形随意定,景随情出,因情有别,因题格变地创造多种格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同样是树,同样是石,由于立意不同,选材各异;由于寓意有别,则情调,格调为之而变。如“抚孤松而盘恒”需选斜曲虬劲之松,配以若痴如呆之丑石,以显幽闲,清静之感。歌颂雷锋豪言壮语——“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则须选用高耸雄劲之直干青松。立于刚劲雄浑斧劈石上,以示坚韧顽强、斗志昂扬的英雄气概。同样是竹石。若用玲珑剔透太湖石,植竹疏斜两三枝,则宛若来到“潇湘馆”前,展现“风吹竹影动,疑是玉人来”的情调。若用高耸丛竹,配以雄浑之山东文石,则格局为之一新,仿佛亲临“红岩竹园”怀革命先烈,高风亮节,抗寒斗雪的高尚情操。群峰竞秀只有选用高耸笔挺之管石,才能表现祖国建设蒸蒸日上的磅礴之势。风在吼在用材上则树石并重。由于心动,造型上不仅树动、石动、全局皆动,才能反映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这都说明因情有别,因题格变。发展个性,创立新风。

 
>更多关于树石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3.920 second(s), 481 queries, Memory 2.7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