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这些有规则式的造型的指导 可使盆景创作流于简单化

日期:2012-02-05 18:04:29     浏览:9    
核心提示:常常有人赋予盆景“立体的画”和“无言的诗歌”的美称,但是真的是如此吗,国际上最流行的树木盆景和中国的各类盆景,利用绘画理论的定点透视和散点透视的理论,来进行盆景的布局;以透视理论来作理论基础是不恰当的,透视理论是二维平面来表现三维立体的方式,以这种方式创作的作品除了正面具有美感,其它的角度的美感是薄弱的。盆景的创作必须以雕塑的理论进行,盆景的创作者亦可称为自然的雕塑师
  台湾 杨修

    大自然的树千变万化,过去由于技术不佳和思想的局限,只好公式化简单化,形成直干、斜干、悬崖、半悬崖、模样、多干、大飘枝等等树型,导致所见的盆景形式都大同小异,而且这些树型和大自然中展现充分意境的树型相差甚多。树型的类是一种工艺的表现,长久以来,无论任何人都可以弄个树桩、拉个托枝、剪几层托片去参展、参赛。在亚洲,一些国际比赛,注重叶群和末梢枝的浓密度与整齐性;中国大陆的一些评委们也驾轻就熟地数数有几道拐、几层托片,是否合于规则,然后定优劣。

       都是这些有规则式的造型的指导,使盆景创作流于简单化、公式化,这一切都源于思想观念的僵化与局限。自然界中的树相千姿百态,但到了我们手里定了一些规则就将它们统一化,盆景要从工艺迈入艺术则必须要打破这些规矩。盆景的美不是由叶团、叶片所组成,而是美在枝干和肌理的变化,与枝干交错出的空间而建构出的意境表现。

这些有规则式的造型的指导 可使盆景创作流于简单化

    我们在欣赏大自然中有意境的树时,会绕着这棵树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这棵树,但是在盆景比赛的场所,只能看到一个正面,自古以来的观念影响(只在正面欣赏树),造成作品平面化的取向,只有正面有美感,其它的角度都没有美感,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盆景是立体的艺术创作,也是造型艺术之一,是以许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制作的三维空间形象的艺术,它是全方位的。一件优秀的艺术创作是前后左右等方位都可欣赏的,其美感和变化能达到步移景异、变化万端的效果,可以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欣赏到各不相同的景色,比图画更具有真实感,不论是什么形式的盆景创作,都应以全方位的立体空间来布局,使得观赏者站在不同的方位观赏盆景时都有着不同的美感感受。这是盆景从工艺步入艺术的第一步。
   
      常常有人赋予盆景“立体的画”和“无言的诗歌”的美称,但是真的是如此吗,国际上最流行的树木盆景和中国的各类盆景,利用绘画理论的定点透视和散点透视的理论,来进行盆景的布局;以透视理论来作理论基础是不恰当的,透视理论是二维平面来表现三维立体的方式,以这种方式创作的作品除了正面具有美感,其它的角度的美感是薄弱的。盆景的创作必须以雕塑的理论进行,盆景的创作者亦可称为自然的雕塑师,因为盆景是立体的,所以必须以立体的雕塑理论手法来建构盆景。
     
    全球的盆景长期活跃在民间,因为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也就没有正统的学院式教育,以一种师徒传授的方式延续,依样画葫芦,教者乐也,学者亦乐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定式,无论怎样的树型都如出一辙。创作者若要增加作品的深度与广度,除了中国画论之外,对造型设计、雕塑理论、视觉心理学等艺术领域的知识都必须充实与研究。
   
    在中国艺术中,虽借重自然物象作为咏怀的依托,在内涵上借物咏怀,是抒写胸中逸气。中国绘画对山水树石的研究之丰富是西方巴比松画派都比不上的,但西方雕塑的成熟理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东方和西方文化的融合,盆景的艺术才会有崭新的一页。
   
    当我们审视盆景形式最本来的外观时,立刻出现结构上、技术上和创作者风格上之复杂性。第一方面,在盆景结构中,由构成要素(包括重量、体积、平面、线条、质感、色彩)组成,经由三度空间的设计和秩序系统的建立,进而健全空间和时间的特质,决定了形式的基本条件。第二方面,方法和技术也同样影响盆景形式,我们看到技术与材料和不同树种的关系,技术的运用和树性的研究都导致不同形式的发生。第三方面,雕塑家本人对造型、材料、技术之取舍认同,个人美学素养,对表达内容的追求等等,都显现于作品形式中。

    最棒的盆景作品和其它领域的艺术品是一样的,作品必须要有个人特色,在全球盆栽艺术的领域是独特的、唯一的、有震撼力的,如果在创作的深度和广度,远胜于现在的创作方式,有跨时代的精神,那就是最好的艺术作品。

 
更多>盆景动态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2.078 second(s), 245 queries, Memory 1.7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