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访玉林籍广西盆景艺术大师 徐伟华

日期:2016-03-27 14:36:34     浏览:37    
核心提示:中国盆景根雕奇石展在桂林举行,他送展的6件作品有4件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和荣誉奖。2000年,第三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湛江)上,徐伟华送展的罗汉松作品《林下仙聚》和雀梅作品《群龙起舞》又双获金奖,还获得银奖,荣誉奖各一个。徐伟华两届盆展均获大奖,也为广西争了光。广西电视台《漫步广西》栏目
 玉林时代网—玉林广播电视报讯(通讯员 黎德) 徐伟华,陆川人,1949年出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徐伟华开始创作盆景,在30多年的盆景艺术创作中,屡获国内外盆景大奖,成绩斐然。先后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广西盆景艺术家大师”的荣誉称号。现任中国盆景艺术协会副秘书长、广西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会员。

访玉林籍广西盆景艺术大师 徐伟华

徐伟华在修剪盆景

去年年末,退休后的徐伟华故乡情深,向往清静闲适的乡野田园生活,举家离开南宁返回玉林生活,他的盆景园也随之搬迁回玉林。近日,笔者先后两次走进他的华毅盆景园,拜访敬慕已久的徐伟华先生,欣赏名园佳作。

华毅盆景新园位于北流市新圩镇,占地20多亩,虽是新建,但场地园景井然雅致,园内盆景错落有致,风格多样,或俯卧倒挂,形似生于危崖峭壁,险峰奇特;或苍劲挺拔,如千年古树巍然屹立;或树蔸突兀;或斑驳枯朽,却枝繁叶茂,宛若枯木再逢春……苍冠翠盖,劲骨虬枝,无不展现出岭南盆景的独特魅力和园主高超独到的盆景创作技艺。

痴爱盆景不畏难

艰难岁月尽显人生风景

“我出身农村,书也没读几年,当兵复员后回在单位当司机大佬。”采访徐伟华是和他打着雨伞在盆景园里边走边聊的:“盆景是文人逸士的玩物,本来与我们这种身份地位的人毫无关联,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爱上了盆景这门艺术,而且一发不可收。”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天,徐伟华到南宁朝阳广场的一间花店玩,看到花架上摆着几盆小树盆栽,高不盈尺,枝干壮硕,盘根露爪,老气横秋,俨然高崖野山上的一棵千年古树伫立眼前。店主介绍,这是年功老到的朴树盆景,售价800元。这个数目,在那个时代可是天文数字了。从不知晓盆景的徐伟华,由此感悟到了盆景的观赏魅力和不斐的经济价值,萌发了创作盆景的念头。起初先是小打小闹,在阳台屋傍胡乱种上几盆玩玩,后来经常用星期假日骑自行车跑到花市或山上采桩,也想通过栽培盆景增加点经济收入。但慢慢地,他更多从中得到了无尽的乐趣……

对于徐伟华来说,30多年的盆景创作历难不少,主要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和经济能力有限。文化水平不高,很难掌握盆景创作的理论和相关的美学画论等知识,没有相关的理论指导,盆艺是无法提高的;经济能力有限,盆景创作难以支撑,更谈不上后续发展了。面对困难,他一面努力阅读各种专业理论书报,提高文化和美学素养,注重理论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回过头来又指导创作实践;另一方面坚韧不拔地学习岭南盆景技法,自己动手边干边学边提高。

大自然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也是盆景创作的源泉。徐伟华说,他从事盆景30多年未拜过师,手头的这点技艺大多是从大自然中学来的。他一有空闲就游历山水,登高望远,赏老树枯藤,观山岩危松,看村野古榕,感悟自然山水树木花草的无穷变化,罗万象于胸中,为创作盆景积淀知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普通的国企职工,靠微薄的工资创办和维持一个盆景园是困难的,为了解决资金紧缺问题,他想方设法,不辞辛苦自己开办了洗车场和停车场,所得收入全部用于盆景创作的开支。

访玉林籍广西盆景艺术大师 徐伟华

徐伟华的盆景作品

师法自然得心源 

岭南技艺创新传承得弘扬

走近徐伟华,给人的印象是朴实敦厚而又热情执着。所以他创作的盆景和他本人一样朴实,敦厚而又富有自然清新的动感。罗汉松《松下聚仙》,山松盆景《明山松魂》和朴树盆景《岁月如歌》等几盆作品都是徐伟华的得意之作,多次获大奖。这几盆作品根干老古斑驳,年功老到,遒劲雄奇,枝脉无不分散有至,主次分明,顾盼自如,仿若一棵苍然巍巍的古树伫立眼前,给人一种气宇轩昂而又清醇野逸感受,很能代表作者本人的气质和性格,也反映了他的审美情趣。更雅趣的是,他将山松盆景《山明松魂》摆放在花厅台阶一隅,壮硕飘逸而又针叶翠绿郁茂的大飘枝凌空飘出,婉若张手礼迎远方亲朋友人。

长期不懈的实践,让徐伟华拥有了坚实的造型能力和扎实的枝法技能。他的很多作品,从树相的塑造到枝条的处理,总能于古朴中透出生气,于灵活变化中又显出力度,其代表作《群龙共舞》及《回龙头》雀梅盆景就是最好例子:其干朽老奇特,曲位多变,腾挪跌宕,细节精微,纤细嶙峋高飘的枝干上嫩叶点点,顿觉清气弥漫,仿若置身于荒旷深幽的山林,周身被清爽宜人的薄雾包裹,心中的烦扰苦闷被涤荡殆尽。

华毅盆景园不乏好桩奇材,尤以榕桩居多。当下,一些盆景人认为培植榕桩盆景“钱途”不大,热衷种植什么名贵树种,而对榕树等杂木类优良传统树材不感兴趣。流俗诱惑面前,徐伟华忠贞艺术,以一份淡泊的心境,在寂寞的盆景创作中,追求艺术的真谛。他坦言,玩盆景从未企盼过赚多少钱,至于树种,不一定都要名贵,能培育盆景就行。着意追求艺术上的完美,享受盆景创作过程带来的那份快乐。

徐伟华对榕桩盆景情有独钟,在他的眼里,榕树冠幅参天,榕荫匝地,是一种最具灵性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独具神韵魅力的好树种。在我国南方的村寨社头,随处可见其伟岸的身影。徐伟华培育创作了一盆又一盆的榕桩盆景,这些精致古雅的盆景形式多种、种类丰富,有卧干式、曲干式、斜干式、悬崖式、又有多干式、丛林式、垂枝式、连根式、风动式……形态各异,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为创作出自然清新,伟岸大气,苍古入画的榕树盆景,徐伟华不惜跋山涉水,深入山野村头寻觅盆景艺术创作蓝本,观摩琢磨大自然中大榕树的树相形态、枝干走向分布和嶙峋斑驳的错节盘根,品味大榕树的千年古韵。桂林阳朔有一棵名闻中外的千年古榕,电影《刘三姐》曾经在古榕下拍摄过刘三姐阿牛抛绣球定情的场景。早年徐伟华开车每次经过这里时,都放慢车速甚至停下车来伫足凝神观望,久久不愿离去。他获奖的小叶榕《泰山精魂》及其它大树型榕桩盆景的创作无不融浸借鉴了这棵古榕的天然元素。

在我国盆景的几大传统流派中,徐伟华一向尊崇岭南派。他一直坚持以岭南技法为基础,吸收其它流派的优点,因材施艺,因树造型,尊崇“师法自然”,力求一树一景,一树一韵,避免千佛一面的雷同现象。他在蓄枝截干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一节不出枝,第二节出分枝,第三枝多出枝,每枝曲折走向,注重穿插变化”的理论,是对广西仍至岭南盆景的一大贡献,被岭南盆景界广泛认可。

辛勤付出硕果累累

德艺双馨获殊荣名声远扬

1997年,中国盆景根雕奇石展在桂林举行,他送展的6件作品有4件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和荣誉奖。2000年,第三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湛江)上,徐伟华送展的罗汉松作品《林下仙聚》和雀梅作品《群龙起舞》又双获金奖,还获得银奖,荣誉奖各一个。徐伟华两届盆展均获大奖,也为广西争了光。广西电视台《漫步广西》栏目,以专题形式拍了节目,介绍了他的盆景艺术和盆景人生。继后中央电视台第二、第七频道也分别作了重播。名不见传的徐伟华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引起了岭南仍至全国盆景界的高度关注。中国第一部盆景纪录片《中国盆景艺术》,也于第二年将徐伟华的雀梅《四龙头》、罗汉松《松下仙聚》、雀梅《群龙起舞》收录其中。随后《粤港澳台盆景精品集》等盆景画册亦收录了他的作品。

从1997年至今,《花木盆景》杂志和《中国花卉盆景》杂志曾多次刊登他的盆景佳作。第四届成都中国花卉精品展上,他的榕树盆景《风雨同舟》获金奖,雀梅盆景《回头龙》获银奖。之后,从2006年至2010年的连续三届中国国际盆景展上,他的罗汉松盆景《松下聚仙》榕树盆景《泰山精魂》和山松盆景《月下精魂》等先后斩获一等金奖一个,金奖二个,二等奖金奖和银奖各一个……在众多的奖项中,最让徐伟华骄傲和难以忘怀的是1997年第三届中国(桂林)盆景根雕奇石展。在这次盆展中,享誉世界,大名鼎鼎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教授看了徐伟华的雀梅盆景《回头龙》后,执意要见作品的作者,并给该作品作了热情洋溢的点评。大师的热情约见和点评给了徐伟华巨大的精神鼓励,更使他对盆景创作充满了百倍的信心。

 
>更多关于广西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
更多关于玉林盆景的文章

Processed in 1.962 second(s), 381 queries, Memory 2.3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