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复精巧之极的玉石盆景 |远看是真,近看似真
2017-02-06 小石君 黄河奇石
盆景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不仅是一种装饰艺术,更是一种欣赏艺术,即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从而展示自然景观之美的一种独特艺术。盆景在我国隋唐时便已经出现。
在我国,盆景的历史很长,浓缩自然的盆景可追溯到远古,而玉石盆景的历史远不及二者。用玉石制作盆景,要受到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从原始社会石器制作中,脱胎出来的玉器加工的历史要久远的多。也就是说玉石盆景是在盆栽和浓缩自然盆景技术已经成熟,玉石加工工艺臻于完备的条件下产生的。不但如此,绘画的工笔、写意等艺术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实填、勾线、设色、敷色、过度、润染技法多种多样,黄金比例造型架构迭出,简介、直接地为玉石盆景准备了条件。史书记载,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曾盆栽花卉。
唐代章怀太子墓的墓道壁画中可以看到侍女捧着一盆结缀果实的小树,表明唐代已有盆景。宋元时候,称盆景为“些子景”,即小景致之意。自清初起,盆景栽植盛极一时,许多诗人曾题咏盆景。而在清代宫廷生活这个衍生出一种新的像生盆景,系用各种珍贵材料仿自然景观以人工制作而成,更注重材质的珍贵和景致题材的寓意。“翠崖红栈郁参差,小盆初程景最奇。谁向豪端收拾得,李将军画少陵诗?”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怀旧》诗。在诗中,让陆游觉得怀念的,便是“翠崖红栈郁参差”,悬崖上的松柏栈道,郁郁葱葱,一片青秀,那是一道浓缩的风景,也就是“盆景”。
唐代章怀太子墓的墓道壁画中可以看到侍女捧着一盆结缀果实的小树,表明唐代已有盆景。宋元时候,称盆景为“些子景”,即小景致之意。自清初起,盆景栽植盛极一时,许多诗人曾题咏盆景。而在清代宫廷生活这个衍生出一种新的像生盆景,系用各种珍贵材料仿自然景观以人工制作而成,更注重材质的珍贵和景致题材的寓意。“翠崖红栈郁参差,小盆初程景最奇。谁向豪端收拾得,李将军画少陵诗?”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怀旧》诗。在诗中,让陆游觉得怀念的,便是“翠崖红栈郁参差”,悬崖上的松柏栈道,郁郁葱葱,一片青秀,那是一道浓缩的风景,也就是“盆景”。
而以玉石为材料的盆景,便是玉石盆景,它是更独特,更名贵的一种盆景艺术,即以玉石、珠宝、玛瑙、翡翠、珊瑚、金银等作为材料制作成风景,然后再用这几种材料以及景泰蓝、瓷器等多种材料搭配装饰出花盆,两者合二为一,便得到一件盆景。这样的盆景,便叫玉石盆景。
玉石盆景大约在清代时才产生。这种繁复精巧的工艺也只能产生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候——清代,也只有清代有这种条件,有这个能力制作玉石盆景。当时,物阜民丰,国家富强,而艺术已经走入一定高度,只好向纵深去挖掘。
清宫盆景多由内务府造办处制作,遇有皇太后、皇帝庆寿、皇帝大婚等事,大臣和各地官员也要进献盆景作为礼品,这些盆景多用寓意、谐音来象征吉祥、福寿和太平等。
“远看是真,近看似真”这句话用来描述玉石盆景最合适不过,作为清代文化中一颗埋没的明珠。现在玉石盆景工艺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是难得仅存的艺术品,盆景的制作耗费大量的材料和工时,现在已经停止这种工艺品的生产,原因是当前高额的玉石材料、制作工艺、人工成本无法满足生产同清代一样高档材料的玉石盆景,所以玉石盆景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收藏和经济价值,是馈赠亲友的高档艺术礼品和办公室及家居摆设的奢侈品。
现今流通于市面的玉石盆景基本是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当时人工成本低,原料成本低,玉石匠把一些中低档的玉石原料通过巧妙地颜色搭配组合攒制成不同造型千姿百态的各种玉石盆景,当时玉石盆景是工艺品厂给国家创外汇的主打产品。繁琐的制作工艺和漫长的生产周期使玉石盆景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慢慢被了解。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当年二三十岁的玉石盆景制作艺人基本六七十岁了,这些玉雕匠人慢慢老去,新的玉雕匠人没有人愿意生产枯燥繁琐的玉石盆景,使这个几百年传承的技艺慢慢末落。
通过两部电视剧《宫锁心玉》《步步惊心 》的热播,导演在电视剧里面宫女和嫔妃的头饰上用到了玉簪花,使这个玉石花朵又璀璨绽放,越来越多的年轻女孩子在穿汉服带玉簪花,通过一些互联网上的玉石盆景照片和一些玉器工厂的努力,现在已经有部分工厂正在研制生产新的玉石盆景,相信一些对艺术有执着追求的年轻人会慢慢把玉石盆景做好,把老祖宗留下的艺术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