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走出国门路径狭窄

   2017-02-20 7
核心提示:盆景堪称高雅的艺术,一件好盆景要经过数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的培植,其身价自然不菲,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文人雅士才能玩得起。如今,盆景虽已走进民间、放下身段,但稍微上点档次的盆景一盆也要成千上万元,有的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只能望而却步,高档盆景绝大部分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盆景的买卖交换
 中国盆景走出国门路径狭窄

【粤云盆景】话长短
 
2017-02-20 盆景艺术
 
 
业内玩得转曲高和寡

 
        盆景堪称高雅的艺术,一件好盆景要经过数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的培植,其身价自然不菲,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文人雅士才能玩得起。如今,盆景虽已走进民间、放下身段,但稍微上点档次的盆景一盆也要成千上万元,有的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只能望而却步,高档盆景绝大部分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盆景的买卖交换、技艺切磋、赛事活动都是在业内人士、盆景大师和企业老板间开展,缺少百姓的参与,“朋友圈”得不到扩大,发展前景就不广阔,因而难以形成产业化。
 
追捧“老桩”资源受限
        广东、云南一带多以树桩盆景见长,不少盆景爱好者追求“老”、“古”、“奇”,谁的树桩老,谁的树龄长,谁的盆景就值钱,也就越容易拿大奖。受这种价值观的驱使,大家都拼命地进大山淘“资源”,导致无节制地采挖,资源越发减少,生态遭到破坏,树桩盆景的价格也被炒高。要实现盆景的产业化,我们要把着力点放在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上,提倡从种子、小苗抓起。鼓励发展中小型、微型盆景,让更多的人都会玩、都能玩、玩得起,让盆景真正成为大众化消费艺术品,使盆景进入寻常百姓家,产业化发展之路才能落到实处、走得更远。
 
良莠不齐优劣参差
        郑长才会长一行,在广东、云南先后走访调研了 6 个重点企业、8 个上规模的盆景园。觉得企业与企业,协会与协会、盆景园与盆景园之间差距较大。有的企业把盆景艺术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精心打造,盆景数量有规模,质量上档次;有的数量不少,精品不多;有的盆景园上规模,规划得也很好,但品种相对单一;有的多为“毛桩”,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没有精心整理或修剪蟠扎,缺少艺术感,美人胚不会梳妆打扮。盆景的优劣、品位取决于盆景爱好者自身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水准,有的自己本身是内行、是专家,把每盆盆景都打造成精品,有的不太精通,也缺少“大师”指点,好料子没有做出好形象。
 
走出国门路径狭窄
    盆景出口是个老话题,早在上个世纪盆景就已经走出国门,但是现在仍然在搞盆景出口的已没几家。这次,郑长才会长一行专程到广东中山,实地考察了目前我国最大的盆景出口基地伟光园艺中心,拜访了广州盆景协会常务副会长、该中心的总经理黄就伟先生,并就盆景出口相关事宜进行了交流探讨。
    
    
    据黄先生讲,他有 300 多亩盆景生产基地,年产盆景 200 万盆,一年出口盆景 100 多万盆,近两年略有减少。目前我国盆景出口还是有钱可赚的,但路径并不顺畅,除了极少数西欧国家允许我国盆景入境外,其他国家几乎都紧锁国门。即使少数允许进口的国家,条件也很苛刻,对消毒检疫要求非常严。西方人喜欢中国的小型、微型盆景,价廉物美,而大、中型盆景一是价位高,二是运输难,三是难伺候,在国外没有市场,盆景出口在树种上也有许多限制。所以,要扩大中国盆景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任重道远,是一个大课题,要不断加强盆景协会与国际盆景行业组
织的交流合作,寻求新的契机和突破口。
 
 
阅读原文阅读 8265
 
 
 
更多>同类盆景动态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