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1978年 赵庆泉的水旱盆景作品 图片

日期:2017-05-23 17:31:34     浏览:100    
核心提示:赵庆泉以一盆名为《潇湘流水》的水旱盆景作品让盆景界为之眼前一亮。这盆盆景将树木、石头安置在大理石制成的浅盆中,并配以流水在盆中流淌,实属盆景界的一次创新。“在那之前,水旱盆景都是安置在深盆中,这种创作方式能极大地体现盆景中山石的雄伟壮丽。”七年后,由赵庆泉创作的水旱盆景作品《八骏图》轰动一时。这盆长约1米8,以“六月雪”(树木名称)为主要创作材料的水旱盆景曾获得了第一届中国盆景展览的一等奖。
 “腹有诗书
“腹有诗书
赵庆泉在修建盆景。
“腹有诗书
水旱盆景作品《八骏图》
文人树盆景作品《出谷》

文人树盆景作品《出谷》

 

非遗传承人 盆景 赵庆泉

策划:赵洁

文/图 上海记者站 李晓璐

盆景:

盆景,源于中国,是汉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从而在盆内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扬派盆景是全国五大流派之一,它那一寸(一寸为3.3.cm)三弯的制作技艺可谓独步天下。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盆景被誉为活的艺术,它的美在咫尺盆中,似微型园林,一年四季皆为景,如中国画形神兼备,还像古典诗词以小见大、无声胜有声。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庆泉而言,盆景还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一种宁愿沉溺其中的习惯。他说:“创作盆景作品是与大自然对话的过程。”他享受这个过程。

参加世界盆景会议的第一个中国人

2013年4月的一天,天气格外晴朗,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内正举办着2013年国际盆景大会,柳絮纷飞在络绎不绝的游客肩头上。有一个人,穿着朴素、拿着剪刀,犹如花匠穿梭在园内。游客们纷纷从他身边走过,却不知这位名“花匠”赵庆泉为了这场国际盆景大会准备了整整四年。这场盆景大会事后被誉为国际盆景大会50年来最好的一次。

其实,早在1980年,作为中国参加世界盆景会议的第一人,赵庆泉就在这次会议上向其他国家的盆景艺术家们展示了中国的盆景艺术、历史和发展情况等。不仅如此,赵庆泉还义正词严地反驳了所谓“盆景起源在日本”的传言,“在那次会议前,《人民画报》刊登了一幅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这幅壁画中有两名侍女手中捧着一个盆景。这就说明我国的盆景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存在了。当时,我就带着这份报纸和演讲稿参加了这次世界盆景会议。在所有人的面前证明了盆景艺术来源于中国。”

赵庆泉聊起这段经历尤为自豪,他像是带着使命感赴约,终于不负所望。此后,赵庆泉曾多次应邀赴法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委内瑞拉、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讲学表演。

水旱盆景《八骏图》轰动一时

“腹有诗书,胸有丘壑”是赵庆泉常挂在嘴边的话。他说世人都知盆景是活的艺术,这份艺术但凭一份技艺如何足够?四十年来,赵庆泉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只为将大自然的山水美景融入在咫尺盆中;四十年来,赵庆泉翻阅大量书籍、资料,只为熟知每一种植物的习性,让每一份盆景作品在修建、维护中成为永恒的艺术;四十年来,赵庆泉更是收藏了大量有关盆景艺术的绘画、诗书等,只为了一句“功夫在诗外”。

1978年,赵庆泉以一盆名为《潇湘流水》的水旱盆景作品让盆景界为之眼前一亮。这盆盆景将树木、石头安置在大理石制成的浅盆中,并配以流水在盆中流淌,实属盆景界的一次创新。“在那之前,水旱盆景都是安置在深盆中,这种创作方式能极大地体现盆景中山石的雄伟壮丽。”七年后,由赵庆泉创作的水旱盆景作品《八骏图》轰动一时。这盆长约1米8,以“六月雪”(树木名称)为主要创作材料的水旱盆景曾获得了第一届中国盆景展览的一等奖。赵庆泉说:“这盆盆景的创作灵感来源于郎世宁的《百骏图》,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也表达了我对于社会安宁的追求。”

一方丛林、一碗清水、八匹骏马在林间歇息,或侧卧、或喝水、或踱步,这盆小小盆景中所展现的风貌果真同郎世宁的《百骏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八骏图》一举成名,也惹来不少争议:侧卧的马是否与实际符合?赵庆泉说:“为了这件事,我还特地去外地观摩马的习性,果真让我瞧见侧卧的马。”

不想因金钱

而影响创作风格

少有人知道,赵庆泉的父亲早年是扬州一家私营照相馆的业主,因酷爱花卉盆景而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扬州城内创办了一家花木商店,种名花、养盆景,这家店后来成为以盆景艺术名扬江南的旅游胜地—扬州红园的前身。赵庆泉就生长在这一片花卉盆景之中,1978年,赵庆泉因盆景特长而被招入扬州红园专业从事盆景创作。在赵庆泉位于扬州瘦西湖风景区附近的房子的顶楼有一个约60平方米的平台,赵庆泉放满了各式各样的盆景、花卉。“照看盆景的过程很像是在与自然对话,一年四季都能在这一盆盆景中呈现。”

 

这些年,赵庆泉对文人树盆景作品情有独钟,他向记者展示了一盆又一盆的文人树盆景作品,眼里是抑制不住的喜爱。他说:“文人树虽高高瘦瘦,少有枝叶,但强而有力、简单中见韵味。”文人树盆景作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并不高,可赵庆泉不以为意。从决心投入盆景艺术创作的那天起,他就告诉自己不将作品与金钱挂钩。“也并非视金钱为粪土。”赵庆泉笑着解释道,“但是我更愿意追求创作艺术上的自由,不想因为金钱而影响自己的创作风格。比如创作文人树盆景作品《出谷》的过程中,剪去一根旁枝可能意味着剪去一万元,但是剪去这根旁枝更能体现我想表达的意境,所以如今这盆盆景作品能展现枝叶寥寥,却以一当十的状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尽管上世纪80年代,一盆标注“赵庆泉”的作品,在香港能卖出几十万港币的价格,但这么多年,赵庆泉却从未自己售出过一件作品。

 
标签: 赵庆泉盆景
>更多关于赵庆泉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1.570 second(s), 170 queries, Memory 1.2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