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我要努力为四川盆景事业的发展 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日期:2017-07-08 15:13:12     浏览:6    
核心提示:大家推选我担任四川盆景协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为此,我努力为四川盆景事业的发展、盆景技艺的保护传承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受花木盆景杂志社的邀请,我作为盆景艺术界的一位女同志,在此谈谈我对盆景艺术的理解。
我要努力为四川盆景事业的发展 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四川 成都    

 

严格意义上讲,我算不上盆景艺术家。我从事古建筑保护、园林景观设计、旅游景区打造工作,在文化战线工作近40年,由于工作经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喜爱,大家推选我担任四川盆景协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为此,我努力为四川盆景事业的发展、盆景技艺的保护传承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受花木盆景杂志社的邀请,我作为盆景艺术界的一位女同志,在此谈谈我对盆景艺术的理解。

 

盆景艺术起源于我国,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山水物产、民情风俗、文化艺术、园林传统等存在的差别,盆景艺术或在技艺上、或在用材上、或在造型上,形成了各自的地方艺术风格。虽然风格不同,但他们表现出来的艺术美,也就是盆景之美,则是相通的。

 

    首先,盆景表现的美是自然之美。不管是树桩盆景山水盆景,还是树石盆景,所表现的内容都是源于自然的。盆景作品的创作,或是取自然风景的一截片断、一个部分,甚至是一个角落,经过盆景艺术家的加工,创作出一盆完美的盆景艺术品:或是取许多自然风景的一部分,通过人为的提炼、加工概括出来,再创作成一盆盆景作品,其所表现出来的内容都是自然的美。这种自然的美,是以盆景艺术美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换句话说,盆景的艺术美是不能脱离自然美而独立存在的。

 

    其次,盆景的艺术之美表现的是生命之美。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作为一种造型艺术的材料,其生命在不断的持续着。植物生命的持续,就其生长规律来说,随着季节变化,产生着季相的变化,春荣、夏繁、秋谢,不同的季节变幻着不同的景色,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在这种生趣盎然,生命力充沛的生物活体里,人们所获得的那种愉快、舒心、惬意的审美感受是其它任何形态的美都无法提供的。

 

比如川派盆景艺术家何子元先生创作的盆景《翠韵》:半悬岩式的六月雪,植株悬根露瓜,既有根部的古朴、苍劲,也有新枝嫩叶透出的无限生机。尽管只有一小撮微土,它还是那么顽强的生存,并且表现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这不得不唤起我们对生命的感叹、尊重和震撼。这就是盆景的生命之美带给我们的艺术感受。可以说,没有生命的美,就没有盆景的艺术美。

 

    我们再来谈谈盆景艺术的另外一种美,那就是含蓄美。在观赏盆景时,我们用眼睛看到的内容,或是蟠虬成各种形态的树桩,或是自然山水,或是植物和石材组合成的景致。我们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想象、体验、揣摩,逐渐领悟和意会到这些盆景所要表现出来的意境远比我们眼睛看到的要深刻得多。

 

比如川派盆景艺术家杨永木先生创作的《岁月篇》山水盆景,他采用片石层叠的艺术手法,用四川特产的沙积石,作为主景山体,再植上野性原始的虎刺、苔藓、苏带草等。整个画面干净利落,石材层积有序,带给人的意境是强烈的,让人感觉顿时走进了历史的“荒山野岭”,那种大漠苍凉的空旷感不禁油然而生。

 

再看那片石层叠,被溪流和江水冲刷啃嚼的齿痕,恰如历史的篇章和人生的岁月。站在这样深沉雄浑的盆景面前,使你不得不升腾起历史的沧桑感和使命感。这就是盆景的含蓄美带给我们的感受和震撼。再如中国盆景艺术家邹秋华先生的竹石盆景《竹石双清》。这是用龙胆竹和石材组合的一盆树石盆景,2/3的竹石画面,1/3的水面。我们在欣赏这盆盆景时,看到了竹石、水面,从水想到明月,从明月想到秋风,再看到潇洒飘逸的竹姿,这不就是活脱脱一幅“秋思图”吗。我们用一首词《潇湘神》来形容它:“篁亦清,石亦清,竹石依水水波平。明月夜风敲竹韵,潇潇秋色寄思情”。这种含蓄,朦胧的美是何等的醉人啊!

 

    仅以此篇小文章来纪念我们的“三八”妇女节吧。

 
更多>盆景动态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1.463 second(s), 248 queries, Memory 1.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