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荆州盆景名家的对节白蜡情缘

日期:2017-07-16 17:20:55     浏览:20    
核心提示:走进主人家,只见房前屋后都种满了对节白蜡。主人姓甘,30多岁,靠做水泥盆和买卖对节白蜡盆景养活家人。甘师傅热心快肠,很快就向我介绍起有关对节白蜡的情况。由于对节白蜡主产地在京山,
 盆景故事:周诗赋的对节情缘
 
荆州盆景名家的对节白蜡情缘
 
【盆景人感悟】
生活是一首诗,充满幸福的底蕴;人生是一首歌,充满快乐的音符;生命是一杯酒,充满醇香的味道;明天是一幅画,充满无尽的想象。惟愿赏玩盆景的人时时安好,事事如意!天天开心,幸福永远!
 
【盆景故事】
我的对节情缘
图、文|湖北荆州 周诗赋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泉活水来。我与对节结缘还得从我的少年说起。我的家乡在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那是一个地势低洼的沼泽湖区。庄稼十年九不收,夏季无情的大雨总是将乡亲们的希望淹没在滔滔洪水中。乡亲们的生活都过得十分苦寒。
     
那时我们家正拖“娃儿滩”,父母带着我们兄妹四人加上奶奶,日子过得更是紧巴巴的。父母在生产队劳作一年,不但没有一分钱的进帐,还要为一家人的口粮欠生产队一屁股债,被冠其名曰“超支户”。 那年头,我们兄妹四人之所以能长大成人,还多亏了父亲爱植树。
    
父亲一生老实巴交,没有其他嗜好,就是爱植树。只要有片刻功夫,父亲都要侍弄树木。每年初春,父亲就在房前屋后见缝插针的植树。父亲栽的树大都是水杨树。水杨树易成活,从大树上砍下枝条插入地下就能生根发芽。水杨树还不怕水渍,常年泡在水里也能正常生长。江汉平原的低洼湖区,正适合水杨树的生长。夏季,正是水杨树的生长旺季,父亲就挑着粪桶一株株的给树施肥,为其补充养分。夏季也是树木虫害的高发期,父亲就一株株的察看,发现虫眼就用稀石灰堵上,把虫闷死在里面。树木经过春夏两季的茁壮成长,有的枝蔓横生,有的黄叶凋零。一到秋天,父亲就拿着砍刀、搭着梯子给树整枝。冬季则是父亲的收获季节,对那些已成才的树木进行砍伐变卖。这时我们家的油盐钱、我们上学的课本费、学杂费就有了来源。
 
 
荆州盆景名家的对节白蜡情缘
    
在我十四岁那年,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卖树,也使我尝到了植树的甜头。那年我上初中一年级。学校兴建校舍需用木料,老师给我们说欠学费的同学说可从家中拿木材抵帐。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大好消息。由于家中困难,当年五元钱的学费一直未交。眼看就要放寒假了,学校虽然没有逼帐,但绝大多数同学都交了,自己脸面上硬是不好过。这下好了,总算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当天放学回家我们便准备砍树。砍树是个重体力活,一般都是由成年男人完成。不巧父亲和队里的强壮劳力都到离家100多里地的地方参加荆江大堤岁修去了。由于年年卖树,房前屋后的大树树所剩无几。我和母亲挑来挑去,只有门前遮阴趁凉的一棵老杨树还值些钱。于是,我和母亲便在门前摆开了“战场”。
    
那晚正值农历十五,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正好当我们的“照明弹”。为了多卖些钱,我和母亲先用铁锹挖出树根周围的泥土,然后用砍刀将树根一一砍断。见我们家门口有动静,邻居们都来帮忙。不一会,树就被砍倒了。
    
第二天一早,母亲向生产队借来一头耕牛,并用缆绳将树与耕牛的鞍具连在一起。母亲要去上工,我便和六岁的弟弟赶着牛向离家三公里多地的学校进发。由于小路蜿蜒跌宕,沟渠纵横,树常常滚到路旁的沟渠,好在耕牛力大,每每化险为夷。由于自己身单力薄,不一会,已是满头大汗。在经过一座小木桥时,树被卡住了,进退两难,我和弟弟束手无策。路过此地的一位老大爷见状主动帮忙,才解了我们的危。

 
荆州盆景名家的对节白蜡情缘
    
树运到学校后,老师为我们过了秤。树重80公斤,每公斤定价一角钱,可抵学费8元钱。我如释负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下好了,不但第一年的学费还清了,而且第二年上半年的学费也不愁了。
    
由于爱植树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之儿时就尝到植树的甜头,我对树木始终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参加工作后,上班时间忙工作,休息时间忙家务,没有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人到中年,终于迎来了契机。那是本世纪初,不谙世事的我,终于被派到京山温泉当了一名闲差。工作相当的休闲,每月除了办几期两三天的短训班外,其余的时间就是泡泡温泉,看看报纸,百无聊赖。
 
 
 
老子曰: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不被重用本来是件坏事,对我而言,确实因祸得福。这下好了,可以有大把的时间来亲近自然,侍弄花木了。为了打发时光,我首先考虑怎样把单位的绿化搞得漂亮些。于是,我就到隔壁的国家电网疗养院观摩,见他们除了花木绿化很漂亮之外,许多显眼的地方摆放了盆景,很是惹人喜爱。他们还告诉我这些盆景树桩名叫对节白蜡,是京山特有的树种。于是我从附近农户家也买了些对节白蜡,上盆后摆在单位显眼的地方。此举还真使单位的绿化品位增色不少。从此,我就和对节白蜡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当年四月,全省处级干部党校班在我单位举办,我的一位老领导也来到这个班培训。这位老领导有位亲戚在京山,应他的要求我派车送他去亲戚家。知我者,老领导也。不一会司机回来告诉我,老领导的亲戚家有很多盆景,一定要我去他亲戚家看看盆景。这一去,我便结识了我的第一位盆景启蒙老师;这一去,我便身陷“泥潭”而不能自拔。
 
 
 
 
老领导的亲戚家位于京山县城近郊八里途,那是一幢两层的小楼。走进主人家,只见房前屋后都种满了对节白蜡。主人姓甘,30多岁,靠做水泥盆和买卖对节白蜡盆景养活家人。甘师傅热心快肠,很快就向我介绍起有关对节白蜡的情况。由于对节白蜡主产地在京山,小小的京山县城,竟然有好几百人从事与对节白蜡有关的职业。有建盆景园的,有做水泥盆的,有从事树桩修剪的,等等。甘师傅还告诉我,烈士陵园后门处每天早晨5时有卖桩坯的早市。
 
荆州盆景名家的对节白蜡情缘
 
第二天凌晨,我便随甘师傅来到烈士陵园后门处。虽然是凌晨,但市场已是人声鼎沸。特别是当有桩农的车过来时,买桩人便蜂拥而上,首先把桩抢到手,再过细的看。看中后就开始讨价还价,看不中就转给下一位买主。我开始什么也不懂,甘师傅就耐心教我怎样选桩。慢慢地我懂得了一些选桩的基本知识,便开始出手了。
 
在市场上,我被对节白蜡古老沧桑和千奇百态所震撼。刚开始时,我十分钟爱有烂面的桩和怪异桩。那天凌晨,我看见一桩农骑着摩托车向市场开来,我立即飞奔上去,他的车还未停稳,我就用双手紧紧抱住行李架上的树桩。也算我运气好,竟是三个我喜欢的烂面桩。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把这3个烂面桩买了下来。由于刚开始缺乏管理经验,只成活了1个。曾有几个盆友想要,我都舍不得。桩虽然算不上精品,但毕竟是我的处女作。
 
从此我每天清晨必去“赶集”,淘上几个自己钟爱的树坯。然后进行改坯,去掉多余的根杆,把树坯最美的部分展示出来。
 
好景不长,不久京山县林业派出所强行取缔了市场。我怅然若失,每天仍是早早的醒来,不知该做什么好。我已经陷入了“泥潭”。
 
市场没有了,夏天也来临了,桩坯长出了新枝条。面对我已淘的20多个桩坯,不知那根枝条该留,那根枝条该剪,无从下手。真有些王国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却天涯路”之迷惘。看来我只有“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了。
 
 
荆州盆景名家的对节白蜡情缘
 
我开始走访京山所有的盆景园,细心观摩别人的作品。虽然谈不上行万里路,但却观摩了上万株盆景,增强了许多感性认识,也了解到了些许盆景制作的基本常识。与此同时,我利用到武汉出差的机会,到花木盆景杂志社买了一大摞盆景制作方面的书,囫囵吞枣的就啃了起来。开始我捡大部头的书先啃,十几本书快读完了,大脑仍是一头雾水。我不经意拿起一本署名黄翔的《图解小型树木盆景制作与养护》小册子读起来,该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很快就吸引了我。我几乎是一口气把书看完。喔!“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树木盆景的造型实例上,黄翔列出了15型46式,任何一个树坯都可以对号入座。比如直干型中的单干高耸式,其造型要点就是:大飘枝为重点枝托,枝托位置一般在主干由下往上的三分之一以上处定托;飘枝下一般不出枝,另一侧第一枝托出枝宜低于高飘枝,其余枝托与高飘枝相谐,枝桠疏朗、参差错落、长短不一,树冠一般以一枝结顶。又比如在枝托的比例上,黄翔指出:枝托由下至上,一托比一托的间距要密;枝托由里向外,一节比一节细长。且每一要点都有图例,很是具体,操作性很强。很快我就自己动剪了。
 
随着自己盆景技艺的不断提升,“野心”也越来越大,建一个自已的园子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2001年9月份,我开始物色场地。经过多方考察,我相中了单位所在地汤堰村花木场。该场面积约3亩地,且有一处水塘,离我单位只有几百米远,是一处十分理想的地方。为此,我与该单位达成了初步租赁意向。
 
这时,不知是哪路记者神仙,把京山对节白蜡被乱采乱挖的事通了天。京山的领导们急了,林业局的干部们急了。于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对节白蜡的清查和登记。并要求各盆景园只能以现有登记的数量为准,不准再增加新的树桩。如发现新增加的,严惩不贷。整个京山盆景界风声鹤唳。这一下也把我的计划全打乱了,我在京山建盆景园的计划被迫胎死腹中。
 
 
 
 
有一天周末,我正准备回荆州休息,甘师傅打来电话,请我带两个桩给他在荆州的盆友。甘师傅告诉我他盆友姓刘,在荆州市沙市区太师渊公园有园子,要我将桩坯带到那儿即可。不凑巧,刘师傅不在,于是我便在太师渊公园逛了起来。不逛不知道,一逛真奇妙。原来公园经费不足,便将公园空地出租。偌大个公园,竟被几十个盆景人瓜分了。荆州盆景制作高手几乎都云集在这里。粗略看了一下,我即被他们的制作水平震撼了,对节白蜡在他们手里,变得是那样完美,那样高雅,那样的除凡脱俗。哎呀,在荆州生活了几十年,竟然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赏玩盆景的去处。
 
在逛太师渊的过程中,竟与我的第二位盆景师傅邂逅相遇。师傅姓罗,在与他的闲聊中,得知我想建园子的想法,他便将我领到太师渊后面的湖心岛,并说他已将此岛租下。全岛700多平方米,而他只要200多平方米,剩下500多平方米正寻找合作伙伴。我们一拍即合,太师渊湖心岛即成了我首个盆景基地。
 
有了基地,又有了沙市的罗师傅指导,我便加快了收盆景素材的步伐,经常将一户的桩子通吃。这下可犯了忌讳,收回了许多渣货。这也正应了京山盆景人说的,要想玩盆景,先得交2万元学费。之后我又认识了同在太师渊公园种盆景的全国金奖得主王万君、娄才荣等荆州盆景大师,曾蒙他们的厚爱,无私地向我传授技艺,使我的盆景技艺日渐熟练。
 
 
 
 
 
这时的我已是深陷“泥潭”,完全痴迷于盆景。人到中年了,才找到了自我,才找到了人生价值所在。人们常说“玩物丧志”,此话真是不假。此时我对工作、对事业已是兴味索然。我除了管一下单位的大方向以外,工作几乎全交给下属们去做。但只要听说哪地方有好桩,哪怕是深更半夜,哪怕路途再远,我也要赶过去。
 
李学进的《盆景艺术在线》开通后,我将荆州市的一些盆景作品发在论坛上。网友们整体评价不错,但有一些网友说荆州盆景做的太工整,匠气十足。这对我触动很大。于是我开始反思,荆州盆景的问题究竟在哪里?我又开始向书本找答案。岭南盆景大师曾宪烨《盆景造型技艺》一书进入我的视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思考,我认识到荆州盆景主要有三大问题。
 
 
一是在蓄枝上有些急功近利,枝条粗度不够;二是枝节上下左右摆动的幅度过小,枝片过于平直,缺乏立体感;三是整个树势过于工整,没有灵动感。有了这些想法后,我又与荆州凯宇盆景园园主徐寅洲、王勇进行了沟通,他们也有同感。在与他俩多次沟通、观摩、研讨后,我们认为岭南盆景的技法值得借鉴。从此,我开始在岭南盆景技法与荆州盆景技法的结合上进行探索。在蓄枝上,枝头不达合适的粗度不开剪;在枝托的变节上,增强上下左右的摆动;在枝片制作上,以鹿角枝为主,鸡爪枝为辅。经过几年的探索,我的盆景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荆州盆景名家的对节白蜡情缘
 
 
到2004年初,我的树桩已达数百个,太师渊公园湖心岛已显捉襟见肘。于是,我开始物色新基地。一天,我回老家弟弟家做客,老家的一处废弃院子吸引了我。于是我把它租了下来。弟弟帮我组织人对那些破败的房屋进行了整修,并安装了水电。年底,我便将太师渊公园的树桩全部搬到了这里,建起了独立的《周公盆景园》。之后每个周末我都会赶到这里来伺弄树桩。
 
经过几年的买桩、改桩、种桩及整枝,我对对节白蜡树桩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自己十分钟情的桩,更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时从京山回盆景园已是深夜,我不顾疲惫,也要首先拿着电筒一一审视我心爱的树桩。这时一阵轻风吹过,树桩们就会摇曳着阿娜多姿的身段向我致意。当时,一切烦恼、一切疲惫都会烟消云散。那种难以言表的愉悦感、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正是对对节白蜡的一往情深,我开始研究对节白蜡。对节白蜡最早发现应该是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事。当时,任教于湖北省林业学校的苏丕林先生,在湖北省京山县虎爪山林场首次发现了对节白蜡。后经过全面考察,他发现这种树在我国只分布于大洪山脉南麓的京山、钟祥等地。1976年,苏丕林先生把有关该树的材料和采集到的树花、果实、枝叶、幼苗等标本,一起寄给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现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树木》编委会委员向其柏。对苏丕林寄来的资料,向其柏教授极感兴趣,把这材料带到北京,经众多权威专家进行评审、鉴定,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新物种。
 
 
从此,濒危植物对节白蜡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1979年初,苏丕林与向其柏先生联名在《湖北林业科技》杂志发表文章,把该树正式命名为对节白蜡。不久,《南京林学院学报》和《植物分类学报》、《中国珍稀植物》、《中国植物志》及《湖北珍稀古名木》也先后发表众多学术论文,正式确认了对节白蜡为一新物种。当年,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研究所和国家环保总局还确定了对节白蜡为珍稀濒危植物之一。
 
对节白蜡在京山及相邻地区生成了千万年,因其枝条对生,当地老百姓叫她对节树,苏丕林教授等人因对节树是木犀科白蜡属而命名对节白蜡。千万年来,当地百姓用对节烧柴炭、做家具、做农具等古已有之,而将其做盆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谁最先发现的?自今没有权威的说法。但沙盆景人都说最开始种养对节白蜡盆景的是沙市人,时间大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
 
 
荆州盆景名家的对节白蜡情缘
 
 
沙市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沙市作为全国改革开放试点城市,得风气之先,各项改革都走在湖北的前列。过去作为“封资修”的盆景也逐步在市民中兴起。因沙市属平原湖区,没有盆景素材,他们就到周边的荆门、松滋、宜昌等地去寻觅。据说他们中有位盆景人老婆是盛产对节的京山县七宝山人,他春节去京山给老丈人拜年,顺便在屋后的山上挑选了一株对节白蜡回沙市。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效果很好。一传十,十传百,沙盆景人喜欢上了对节白蜡盆景。随着需求的增加,他们开始与当地农民协作。慢慢地,武汉盆景人也来了,全国许多盆景人也来了,对节白蜡做盆景的名声才得以鹊起。
 
 
经过16年与对节相伴,我的身体、身心已与对节融为一体。哪棵对节缺水了,我宁愿自己不喝,也要让她喝足;哪棵对节缺肥了,那怕被臭气熏昏,也要让她吃饱;哪棵对节生病长虫了,那怕天气再热,我也要背负器具为她解忧······朋友问我,老周,你为了对节丢掉了事业,值得吗?我肯定地回答,值!对节给了我抚慰,让我心情愉悦;对节给了我豁达,让我与世无争;对节促使我运动,让我身体健康;对节给了我希望,让我生活充实······
 
 
作者简介:
 
周诗斌,中国银行湖北省荆州市分行退休高管、高级会计师,现为荆州市花木盆景协会盆景专门委员会副主任,是坐落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资市镇花章村的周公盆景园园主。
 
 
>更多关于对节白蜡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1.678 second(s), 349 queries, Memory 2.2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