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忧郁症患者与盆景如何共生的故事?

   2017-11-01 9
核心提示:凭着自己的天赋和对盆景的独到见解,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的盆景艺术风格,在上世纪80年代就举办了“个展”,其盆景作品有5件被印制成邮票。同时,她热衷于盆景人才的培养和盆景文化的普及。她已在21个国家进行过盆景相关授课活动,自2001年,梁悦美在大陆开始免费教学、授课,推动盆景文化的普及。
 台湾的第一任女记者梁女士自幼生在书香气浓厚的望族,父亲梁万星先生是位大企业家,向以精通古董字画艺术,偏爱收藏青花瓷器闻名,受家庭的影响,梁女士从幼时起就对中国文化的精粹及传统艺术有着特殊的薰陶和偏爱。
 
在重重压力下,她罹患上了忧郁症,遍寻名医治疗无效,全家陷入苦境。父亲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某德国医师的文章,其研究发现绿色植物可以帮助治疗忧郁症纾解病情,遂带她去参观盆景展览,发现她极爱盆景,观察入微,第二天父亲将盆景展之盆景全数购入,以便让爱女能天天接触绿色植物。
 
 
       藉由盆景的疗愈,梁老师的症状竟逐日减轻,一年之后不药而愈,这一段“绿色奇迹”至今仍为亲友津津乐道。
 
一位忧郁症患者与盆景如何共生的故事?
 
紫园
 
凭着自己的天赋和对盆景的独到见解,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的盆景艺术风格,在上世纪80年代就举办了“个展”,其盆景作品有5件被印制成邮票。同时,她热衷于盆景人才的培养和盆景文化的普及。她已在21个国家进行过盆景相关授课活动,自2001年,梁悦美在大陆开始免费教学、授课,推动盆景文化的普及。
 
 
 
与盆景接触的35年来梁老师得到许多的启发与灵感。我们可藉一方山水林木之态,撷取草木树石美好的精华与神韵,将它融入盆中,神游期间,心领神会,陶情冶性,自得室外之娱,更兼诗画之趣。同时,可忘记一切紧张与烦恼,心中感到安逸祥和,充满希望与快乐,达到悠然忘我之境。--梁老师如是说
 
 
 
 
 
 
       梁女士还被公推为台北市树石会“永久名誉会长”。画家张大千特题“发思古之幽情”横匾,以表达他激赏之情。
 
 
 
       台湾第一位把树石艺术带进大学的教授,梁女士盆栽造诣深厚,台大、师大争相聘请于相关科系长期授课
 
 
 
       台湾第一位到国外讲授盆栽艺术的教授梁女士有意把中国盆栽艺术进军国际,因此受聘于SeattlePacificUniuersity和BellevueCom-munityCollege两个华盛顿最著名的大学,担任盆栽客座教授,引起相当大的震撼,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外的文化地位。其授课的地方包括美国,欧洲,非洲,亚洲等20多个国家。
 
 
 
       台湾第一位在公共电视台主讲“中华盆栽艺术”者梁女士在台湾新闻局和台湾盆栽界公推之下担任了主讲“中华艺术盆栽”节目共13集,并一再重播,长达半年之久,引发了一股盆栽热潮。
 
 
 
       台湾第一位“认养”树木者梁女士是台湾第一位提倡“认养”树木的人。认养者出资雇人养护树木,这对保护自然环境日异加强的台湾来说,无疑是开了先河。
 
 
张大千为梁悅美题写盆景园名“紫园”
 
 
 
听了她的故事,您是否也有属于您与盆景、花木、奇石的故事?
点击下方留言按钮,快来给石公子散播宇宙正能量吧!!!
 
 
 
更多>同类盆景动态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