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听说有次在北京的国际盆景大展 您一看就是半个月?

日期:2018-04-11 13:25:11     浏览:22    
核心提示:是的,那是1989年,在北京中山公园内中国第一次举办的国际盆景大展。在历时半个月时间内,我不仅反复观赏大量精品盆景,接触了许多国内外盆景人士。盆景起源于中国,因此当时很多人认为中国盆景技艺永远是世界第一
    叶:每年去苏州香曹海每加悔花节活动,总是又遗憾、又兴奋.遺憾的是满山、满园的梅花尚未绽开(我也理解宣传发布有提前量);兴奋的是能见到您的梅花展.盆中梅花已半开,让提前来探悔的游客也多少欣赏到了梅之美。
 
    周:我是光福人,一个园艺工作者,能为家乡做点事、出点力,是我的荣幸,我已多年为梅花节免费提供梅花盆景展。我的梅花盆景能早于园内、山上梅花绽放,是我适当采用了催花技术,目的是不让像您这样的游客失望而归。
    
    叶:每次看您的盆景怍品,都有耳目一新之感.是一种健康的、阳光的美,充满生机与沽力。
    
    一周:这是“追求的盆景风格。传统赏梅以“曲、奇、一疏·厦”为美,我不反对传统,但我觉得传统文化既要学一习传承,更要扬弃新。我‘门完全应该站在古人肩膀一上,看得更远,做得更好。
    
        其实,苏派盆景不保守,一直没有停止过创新的脚步。上一代苏州盆景大师周瘦鹃先生,借鉴吴门画派的精华,运用到盆景艺术上;朱子安大师在传统苏派盆景“六台三托一顶”的基础上,大胆革新,以剪为主,以扎为辅。尽可能保持其自然形态,达到造型简洁,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苏派盆景大师朱永源,制作的具有 500年树龄“秦汉遗韵”,虽有古风,尤有新意,获得了中国盆景的金奖,多少年了,还是令人百看不厌。

 
听说有次在北京的国际盆景大展 您一看就是半个月?
        
        叶:您是如何走上园艺、盆景之路的?
        
       周:我是苏州光福镇窑上村人。我们光福是花果  之乡、苗木之乡、园艺之乡。光福有邓尉山,有天下闻  名的“香雪海”赏梅胜地,有“清厅古怪”汉柏的司徒庙,  窑上村是全国五大桂花产地之一。我从小是在旖旎的  风景中长大的,是喝着太湖水、月月看着花、季季吃着  果长大的。
       
       从小接受的就是园艺的熏陶,从小印象深  刻的就是一批一批的大学生、艺术家,在我的家乡拍  照、写生,看他们是那样的投入,我也被深深地感染着,.爱着自己家乡,为她骄傲。一1980年,我高中毕业,就在生产队的盆景园里做学一徒,我每天接触的是盆景,也了解了“劈梅”。
       
       叶:劈梅是苏州人发明的梅性盆景,全国有名.苏州的劈悔盆景多在狮子林,今至备来,欣赏苏州劈悔。
       
    周:苏州劈梅的源头可能就是在光福,光福的梅树绝大多数是经济梅,就是果农希望花后长果子,果子就是青梅,也叫梅子,是光福农民的经济作物,经济由来之一。树也会老,一些树龄过了丰产期,且不健康,挂果少的果梅树,人们就把它们从地里挖起来,树桩锯到一米之内,劈开后栽到盆里。用各种梅花品种的枝条嫁接上去,经过几年管理后,老树开新花,这就是全国闻名的劈梅桩景。
    
    叶:您在光福的盆景园干了多久?
    
    周:就一年。一年后,我就随父亲去无锡工作了,父亲是无锡无线电厂的花工,而我在另一家工厂—无锡钢丝绳厂做花工,一干就是十年。那是一个很大规模的部属企业,花园也不小,近两亩,全由我一个人打理,我是有基础的,从小耳濡目染,又有父亲指点。  
    
        叶:父亲是您第一位师傅?
        
      周:可以这么说吧。但我毕竟有高中文化,不会满足上一代人给我们技艺。我从小爱读书,渴求新知识。在无锡工作期间,我就利用休息日,跑无锡、苏州、北京图书馆等,查找花卉、盆景方面的资料,拜访苏州、上海、扬州、广州等各门派的盆景代表人物,虚心请教。
            
    每当苏州或附近城市有盆景展览时,我都要挤出时间去观摩、去学习、去取经。我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咨询,了解中国盆景发展现状,了解世界盆景发展的趋势,努力学习。
    
    叶:那您的启蒙老师是谁?
    
    周:苏州盆景艺人何适昌先生。我看到他制作的盆景与中国传统盆景有明显的区别。他制作的盆景,给人的感觉就“清新流畅”。他告诉我,他吸收了当时国际上最高水平—日本盆景的制作方法。何先生的盆景给了我很大振动,我就是要向高层次看齐。从此,我就特别希望观摩高规格的盆景展览。
        
    叶:听说有次在北京的国际盆景大展,您一看就是半个月?
    
        周:是的,那是1989年,在北京中山公园内中国第一次举办的国际盆景大展。在历时半个月时间内,我不仅反复观赏大量精品盆景,接触了许多国内外盆景人士。盆景起源于中国,因此当时很多人认为中国盆景技艺永远是世界第一,自我陶醉,不愿正视国外从养护到制作的科学性和先进经验,门派观念太强,更不能接受当时国际上公认的“日本盆景第一”的事实,缺乏深刻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其实,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排序,人家的盆景艺术确实已高于我们了,我们国内的许多盆景,就和当时国内许多工厂生产的产品一样,只要能卖得出去,就一直不变地做下去,缺乏积极地改进、更新、升级、换代,缺乏进取精神,安于现状,甚至有点夜郎自大。 
 
标签: 北京盆景
>更多关于北京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4.931 second(s), 704 queries, Memory 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