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广州有一批盆景爱好者组成了盆景俱乐部

日期:2018-05-10 19:36:53     浏览:60    
核心提示:广东有不少盆景行业组织,最有影响的当数成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广州盆景协会,是我国成立最早、会员人数较多、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盆景大型群众组织和艺术团体。在 20 世纪 50 年代,
 南国盆景独领风骚
 
中国花协盆景分会赴广东调研盆景产业情况
 
7月上旬,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会长郑长才、执行会长施勇如、秘书长郝继锋、副秘书长左春霞等人,赴广东、云南两省对部分盆景重点产区、重点企业、行业组织等进行走访考察。两地盆景产业发展因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基础差别和受传统流派影响,产业特色各有千秋。而因两省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有许多共同点,加上文化相互渗透,创作技艺传承借鉴,又有许多共性特征。

 
广州有一批盆景爱好者组成了盆景俱乐部
 
盆景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我国南方地区用于制作盆景的树种种类非常丰富。广东盆景树种有榆树榕树、朴树、枫树、水松、龙柏、雀梅、山橘、相思树、黄杨罗汉松、博兰、紫薇、黄槿、福建茶、九里香等。云南用于制作盆景的材料也很多,如桃树、梅花、茶花、贴梗海棠、清香木、小石积、羊蹄甲、尖叶木犀榄等,盆景有明显地方乡土特色。
 
行业组织活跃,交流频繁
 
广东有不少盆景行业组织,最有影响的当数成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广州盆景协会,是我国成立最早、会员人数较多、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盆景大型群众组织和艺术团体。在 20 世纪 50 年代,广州由一批盆景艺人和爱好者组成了盆景俱乐部,每年都举办盆景展览,每次参展作品数百盆。60 年代初又成立了广州盆景艺术研究会(是广州盆景协会的前身),协会成立以来,每年都举办各种形式的盆景艺术展览活动,并组织会员作品参加全国和国际盆景展览评比,每次都取得最高奖项和良好成绩。
 
今年9 月广州盆景协会将承办 2015 年国际盆景大会暨第 13 届亚太盆景赏石大会。云南盆景在 20 世纪名不见经传,自从昆明 1999 年“世博会”的拉动,呈现良性发展态势。2000 年 6 月云南盆景赏石协会正式成立,先后 10 多次参加全国大型花卉盆景展览活动,取得了良好成绩。今年 1 月承办了规模较大的昆明“斗南”中国盆景精品邀请展,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 2015 年“世博杯”盆景精品邀请赛,已有 7 个省份盆景爱好者报名参赛。大理州也将在 2016 年 2月举办首届大理盆景展,相关准备工作都在有序进行。
 
流派特性弱化,技艺贯通
 
广东盆景是岭南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广东盆景不仅“岭南”风格,也借鉴吸收了其他流派的技艺,重在近树造型,天人合一,崇尚自然。云南盆景在历史上没有形成明显的流派特征,但在创作形式上也有鲜明个性,如“书法式”、“枯木逢春式”、“悬根露爪式”、“立体图案式”、“平面图案式”等,在创作手法上吸纳了各个流派的精华。
 
骨干引领发展,带动明显
 
广东、云南盆景产业得以蓬勃健康发展,其重要原因是有一批经济实力较强的盆景爱好者及行业精英,起着极强的引领作用。广州盆景协会会长陈昌拥有 30 多家企业,他的主业虽然不是盆景,但对盆景的痴迷胜过一切。他集中珍藏了 4000 多盆精品盆景,可以说是岭南派盆景的大型基地和典型代表。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广东盆景行业如火如荼,广州盆景协会声名远扬。

 
广州有一批盆景爱好者组成了盆景俱乐部
 
云南野生兰收藏基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忠贵,既担任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协会的副会长,又担任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副会长,他不仅养兰花、盆景,还善于沟通联系兰花界、盆景界 “同道”,经常开展交流活动,在业内极具号召力和感召力。
 
云南盆景赏石协会会长韦群杰身为西南林业大学教授,从 1986 年就开始从事盆景、赏石、根艺的创作、教学与研究。为了带动更多的人热爱盆景,由他发起成立了盆景行业协会,积极发展会员,牵头组织各类赛事活动,把盆景、赏石、根艺编写成教材,带进课堂,普及盆景相关知识。
 
云南省红河弥勒市吉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虎热衷于盆景,专门开辟 100 多亩地,兴建了一座高标准、颇具规模的盆景园,成为当地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引领当地百姓发展盆景产业的示范园。
 
笔者一行带着调研课题,边走访边座谈,重点对盆景的区域化、商品化、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等问题进行研讨。大家对当下盆景产业发展形势既充满信心,又心存担忧,客观分析制约盆景产业发展的阻滞因素,一些不可回避的矛盾和问题值得深思。
 
业内玩转,曲高和寡  盆景堪称高雅艺术,一盆好的盆景除了自身天然因素,还渗透了作者的文化、摄影、绘画、雕塑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所以高档盆景都要经过数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的培植,价值自然不菲。如今,盆景虽已走进民间、放下身段,但稍上档次的盆景一盆也要成千上万元,有的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只能望而却步,绝大部分高档盆景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盆景的买卖交换、技艺切磋、赛事活动都是在业内人士、盆景大师和企业老板间开展,缺少广大老百姓的参与,难以形成产业化。
 
追捧“老桩”,资源受限   广东、云南一带多以树桩盆景见长,不少盆景爱好者追求“老、古、奇”。受这种价值观的驱使,大家都拼命地进山淘“资源”,导致无节制地采挖,资源越发减少,生态遭到破坏,树桩盆景的价格也被炒高。所以要实现盆景的产业化,就要把着力点放在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上,提倡从种子、小苗抓起,鼓励发展中小型、微型盆景,使盆景真正成为大众化消费艺术品,让盆景进入寻常百姓家。
 
良莠不齐,优劣参差   笔者一行在广东、云南先后走访了 6 个重点企业、8 个上规模的盆景园,认为企业与企业、协会与协会、盆景园与盆景园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企业把盆景艺术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精心打造,盆景数量有规模,质量上档次;有的数量不少,精品不多;有的盆景园上规模,规划也很好,但品种相对单一;有的多为“毛桩”,没有精心整理或修剪蟠扎,缺少艺术感。盆景的优劣、品位取决于盆景爱好者自身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水准,有的自己本身是内行、是专家,把每盆盆景都打造成精品,有的则不太精通,缺少“大师”指点,好料没有做出好形象。
 
走出国门,路径狭窄  盆景出口是个老话题,早在 20 世纪我国盆景就已经走出国门,但是如今仍然做盆景出口的企业已没有几家。此次,笔者一行专程到广东中山实地考察了目前我国最大的盆景出口基地伟光园艺中心,拜访了广州盆景协会常务副会长、该中心总经理黄就伟。黄就伟有 300 多亩盆景生产基地,年产盆景 200 万盆,每年出口盆景 100 多万盆,近两年略有减少。
 
黄就伟说,目前我国盆景出口路径并不顺畅,除了极少数西欧国家允许我国盆景入境外,其他国家几乎都紧锁国门。即使少数允许进口的国家,条件也很苛刻,消毒检疫要求非常高。西方人喜欢中国的小型、微型盆景,价廉物美,而中、大型盆景价位高、运输难、难养护,在国外没有市场,盆景出口在树种上也有许多限制。
 
因此,要扩大中国盆景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任重道远,要不断加强盆景协会与国际盆景行业组织交流合作,寻求新的契机和突破口。
 
 
>更多关于广州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2.798 second(s), 305 queries, Memory 2.0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