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怎么运用扬派盆景技艺进行养护管理

日期:2019-06-28 12:33:41     浏览:43    
核心提示:传统的扬派盆景,以“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的风格和“一寸三弯”的剪扎技艺为显著特征,扬州市扬派盆景博物馆现存一批古代遗存的扬派盆景,它们是活的文物,虽历经几百年变迁,至今仍保持着当初生机盎然的形态,这同样离不开运用扬派盆景技艺进行养护管理和再创作,
 扬派盆景:活文物穿越历史生机盎然
 
 
 
盆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被人们誉为“无言的诗,立体的画”。扬派盆景融“诗、书、画、技”为一体,既端庄大气,又工笔细描,飘逸、清秀、古雅、写意,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和深远的意境。
传统的扬派盆景被评为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堪称中国盆景艺术代表作。 
 
 
扬派盆景
 
层次分明、严整平稳、一寸三弯
 
传统的扬派盆景,以“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的风格和“一寸三弯”的剪扎技艺为显著特征,被评为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堪称中国盆景艺术代表作。 
 
 
《行云》:树种黄杨,扬派盆景清代中期遗物,自幼培养而成。通过棕丝精扎细剪,使枝叶形成层次分明的 “云片”。主干基部粗壮,上部虬曲多变。1994年获第三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
 
清代扬州盆景迅猛发展,达到高峰,借助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扬州文人墨客的介入,他们不仅喜爱盆景,还会自己动手制作,又为盆景作下许多诗词、书画,从而提升了扬州盆景的文化品位,丰富了文化内蕴;二是以扬州盐商为代表的富豪阶层的介入,他们长期雇佣专职盆景工匠,精工细作盆景,以示自身格调高雅,客观上对扬州盆景的普及和技艺的提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腾云》:树种黄杨,以黄山松片状为摹本,采用棕丝精扎细剪而成,树龄逾300年,历经数代人之手。主干曲折多变,状若蛟龙。枝叶扎成 “云片”,小枝达到“一寸三弯”。树形严整而富有动势,清秀而不失壮观。1989年获第二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1990年获日本大阪国际园艺博览会金奖。
 
清代扬州“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其间出现了家族式盆景作坊,专业化和商业化的运作,将盆景技艺推向极致。清光绪年间,扬州万氏盆景作坊闻名遐迩,其代表人物万阳春多次进宫为慈禧太后制作盆景,因其技艺高超而被赐予“红顶”,其妻也被封为“诰命夫人”。 
 
 
《铁骨峥嵘》:树种圆柏,扬派盆景清代中期遗物,柏树类“巧云式”代表作。枝干犹如铁骨,虬曲多变,线条流畅,云片高低错落,层叠飞舞。树形富有动势。1998年获第二届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金奖。
 
古代遗存盆景记录社会风貌
 
扬派盆景是艺术与技术、技艺与文化的结合。扬派盆景以树木为主要素材,通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育,能在盆钵之中塑造出源于自然的形象美和高于自然的意境美来,这需要创作者具有较深的文化艺术素养、精湛的剪扎养护技艺,还得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
 
怎么运用扬派盆景技艺进行养护管理

 
《明末遗韵》:树种圆柏,扬派盆景形成的风格初期作品,至今400余年。由于历经战乱,曾一度“长荒”。经盆景艺人精心照料,认真剪扎,又重现昔日风采。
 
扬派盆景作品中寄托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记录了一定时期的社会风貌。扬州市扬派盆景博物馆现存一批古代遗存的扬派盆景,它们是活的文物,虽历经几百年变迁,至今仍保持着当初生机盎然的形态,这同样离不开运用扬派盆景技艺进行养护管理和再创作,这在人类艺术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巧云》:树种黄杨,根据国画“枝无寸直”的画理,运用传统棕法技艺,将枝叶精扎细剪成一层层薄而平的“云片”,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的装饰美,堪称扬派盆景“巧云式”代表作。1985年荣获第一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
 
历代扬派盆景艺人习惯应用变幻奇特的植物造型,来展示主观情感中对美的认识,以及探索人生的哲理,如“层峦叠嶂”“飞云千重”“曲中有直”“屈中求伸”等等,这些画面既是自然风景的浓缩,更是人生感悟的结晶。

怎么运用扬派盆景技艺进行养护管理
 
 
《饮马图》:树种榔榆,典型的扬派水旱盆景作品,以清池饮马为题材,表现了春日野外的勃勃生机。树木主次分清,苍劲自然;布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坡岸平缓无险,恬静如画。1997年获第四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金奖。
 
扬派盆景艺术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融为一体,扬州八怪画树讲究“枝无寸直”,扬派盆景追求“一寸三弯”,这种艺术观的雷同绝非巧合,本质上是源于扬州文化的审美理念。不同历史时期的扬派盆景,折射出一定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审美情趣,如明末的古朴、清代的奢华等等,都被扬派盆景忠实地记录下来,并展示给后人。
 
 
《八骏图》:树种六月雪,以中国画中的八骏为题材,采用多样统一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绘画式”的精心组合,表现了温馨、祥和、恬静、自然和轻松。1985年获第一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
 
扬派盆景人才辈出,主动创新
 
扬派盆景艺术将扬州园林浓缩于普通家庭,民众用它来美化生活、陶冶性情,古代扬州既有“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之说,又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的盛行。扬州之所以几百年来被称为园林城市,除了深宅大院内的私家园林,还离不开扎根于普通人家的扬派盆景。

怎么运用扬派盆景技艺进行养护管理
 
 
《古木清池》:树种榔榆,以数株榔榆为主景,以水面、旱地和龟纹石为次景,突出表现原始而纯真的自然美,呼唤增强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意识。该作品获得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大奖。
 
当代,扬派盆景人才辈出,万觐堂、徐晓白、万瑞铭、林凤书、赵庆泉五人被中国建设部城建司、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以及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分别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称号。2008年以来,先后有赵庆泉、林凤书、万瑞铭、杜晓波、沈晓阳、汪波、蒋长林、万朋、陆春富、倪国俊、胡旭升、严龙金分别被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命名为国家级、江苏省级、扬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赵庆泉从事盆景创作40余年,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相关展览,并屡获大奖,频频亮相世界盆景大会
 
 
扬派盆景博物馆
 
 
 
 
扬派盆景保护单位扬派盆景博物馆在保护和发展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扬派盆景博物馆迁入万花园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已逾百万人次,成为国内外游客来扬必去之地,其受众面与影响力均日益扩大。
 
 
 
扬州文旅综合扬州晚报
文字 管世俊
校对 王海艳
编辑 李亚晴
 
 
标签: 扬派盆景
>更多关于扬派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2.456 second(s), 412 queries, Memory 2.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