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为什么说盆景具有残缺美 图片

日期:2021-03-16 11:37:56     作者:冷瑞露    浏览:4    
核心提示:说至美,脑海里雀跃出各色画面,浮现出无数文字,然而,却又无法一语中的地把它描述出来。"美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你赏心悦目,"
说至美”,脑海里雀跃出各色画面,浮现出无数文字,然而,却又无法一语中的地把它描述出来。"美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你赏心悦目,"美”又好像有些复杂,它很主观,还会随心情、阅历的变化发展而改变……对"美"的定义,相信没有任何两个人会给出完全相同的答案,苏格拉底曾总结过"美是难的”。那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残缺美,美还没搞明白,还残缺了,岂不是难度加倍?其实,笔者想说的是,残缺美反而更容易引起共鸣,因为它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虽然它也被人们的想象空间塑造了无尽的可能,人们对一件残缺美的作品的理解可以是千差万别,但对其"残缺美”的表现形式的领悟和认可却可以是一致的。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_’,有人说,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者的化身,有人说他是一个复仇王子,还有人说他是勇敢与善良的化身……其实,哈姆雷特就是一个感情丰富、思想复杂、忧郁矛盾但很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不同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他、读懂他,人们能找到各自的影子,所以这个形象深入人心,得到认同,成为经典。
 
的确,欣赏残缺美比所谓完美的美更加令人心动,使人产生亲近感。在中华文化熏陶下的我们,,尤其感同身受。自古以来,中华文化造就的艺术作品都很讲究意境,意境其实就是一种"虚写",通过"实"的巧妙表现,营造出来的想象时空,这也正是老子"以无为求有为"的道家思想在艺术中的表现,老子在《道徳经〉中教导我们,无和有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没有无也就无所谓有??…我们是处在有的层面,所以在解决矛盾时要以无为本,始终保持虚无态度,达至r以无为有"的境界,这才是大智慧。这种表现手法在不同的艺术形态里面大多可统归于"残缺美"。

为什么说盆景具有残缺美 图片
 
而对残缺美的意境领悟和表现,发挥得最为通透,最直观的当属书画艺术,早在宋代便已有端悅。南宋的绘画大师马远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其中以山水画最为突出,构图多用边角形式,故被世称为"马一角"。他开创性地改变了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构图,而是以偏概全,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表现广大空间。

品评者赞誉他的作品“或峭峰直上而不见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脚,或近山参天,远山则低,或四面全空,仅画一垂钓孤舟,使画面达到了强烈的空间感,突出近景的艺术效果……",“残山剩水”富余出来的空间,正是观赏者描摹属于自己的经历、眼界、心境的那山那水的画纸,各人各景,皆能引起共鸣,这里不是作者一味地画面输出,而是作者与观赏者的互诉衷肠,伯牙与子期般地知音相遇,一幅画已不再是_幅画,而是有灵魂的倾诉者?倾听者?万般可能!景全了,完美了,则定了,无空间了;景缺着,不完美,不确定,任意想象……"无中生有”,妙哉!
 
同理于我们的盆景艺术。一盆好的盆景作品,会令观赏者触景生情,联想到景外之景,象外之象,这些正是"无”所带给我们的想象,若皆"有",形便框了起来,限制了想象,意也就被框成了形。"无"最是高深莫测,不拘于形,却意向万千,灵动生彩。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孕育了不同的艺术形态,审美观念,但对残缺美的认同却默契地达成一致,闻名世界的雕塑"断臂的维纳斯”,阴错阳差使它成为了残缺美的典型代表作,也无意中达到了"以无为有”的最高艺术境界,这座雕像可四面欣赏,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美。尽管她双臂残缺,但仍然使人感到完好无损,给人完整的美感,这种美感来自于欣赏者主观赋予它的想象,以至于后世虽有很多复原双臂的设计方案,却都在原作面前黯然失色,因为它被禁锢了,不再"属于”每一个观赏者,这也正契合了老子的哲学理念:我们是处在有的层面的,只有守住其对立面的无,才有利于有。倘若以有为本,以有治有,就会加速向"没有”的方向转化。其实,残缺美也算是一种遗憾美,而这正是世间事事的生息常态,是生活深处的美。

为什么说盆景具有残缺美 图片

余秋雨在《废墟》中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十全十美的人、事往往是不存在的,若事物过于完美,就给人不真实的感觉,就脱离了大众的实际,与人们意念中的感觉不切合。而正因为各种遗憾,不完美……我们的世界才千姿百态,充满生机、乐趣和感恩。残缺美是一种哲学美,幻想美,一种在心灵里重塑的艺术。形残,然意满。
 
联系到我们的盆景作品,"满枝满片”的盆景作品经常能遇到,这样的作品完整、丰满、中规中矩,挑不出什么大毛病,却是少了一些个性和灵气,以致失去了几分意境与些许的观赏情趣。盆景本就是有生命的艺术,有生命的东西,“残缺”便是天生,既然残缺美天生在我们的盆景艺术中,制作者再悟以为用,当出佳品。

为什么说盆景具有残缺美 图片
 
盆景艺术残缺美是经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各种人为加工而呈现出来的独特现象。笔者认为它还可细分为两类,即"残”和“缺n。"残”尚属于有形,"缺”已进入无形,"缺”即"无”,应是残缺美的最高境界。当然,在实际制作盆景的过程中,大多时候是两类残缺美交叉出现在同一盆作品中,没有那么明显的界限,只有更倾向于哪一类。
 
就拿柏树盆景中常见的舍利干为例,自然界的老树在经历过雷击、风霜雨雪、落石、病害等岁月的洗礼后,形成白骨,被称为舍利干。对于一棵大树来说,它不完整了,变得残缺,但用艺术的眼光来看,这正是一种残缺美,舍利见证了这棵树的春生秋长,正像历经风雪、沧桑,满面皱纹的祖母,在守望并希冀着欣欣向荣、苍翠欲滴的新鲜生命。而这棵树正是有了残缺的舍利而拥有了一条有源可溯、未来可期的完整的生命线,枯荣、生死、虚实使它更加明媚生动。这里要强调的是,舍利雕刻也要适度,若是过度则容易成为病态美,毕竞最美的是生命,需由它来引领主导,而不是附着。为了残缺而去残缺,太刻意,就做过头了,就真成病态,不美了。

为什么说盆景具有残缺美 图片
 
舍利干还是倾向于有形的残缺美,然更高境界的无形的残缺美,笔者认为在盆景的改作修剪中,它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这里以习作《尊者〉为例。图一至图四为其改作前的四面展示图,可见其主干苍劲遒曲,谱写着历经沧桑、顿悟世间的顽畅韵律,特别是下垂枝,一气呵成地讲述着智德皆胜却谦逊好施的无量修行。
 
如图中所见,已是经过两次改作所成,改的焦点主要是顶端向上枝与下垂枝之间的关系平衡"。整件作品的走势,毋庸置疑,从出根向上再垂枝向下。但之前因考虑到作品的长势、比例等形态关系,以及尊者”意境表达的庄重感,顶端向上枝一直保留着,只是降低了高度,尽置做到不夺势。其实,就如此形态,它已然很有个性,用"残缺美”谓之,也未尝不可。

为什么说盆景具有残缺美 图片
 
但随着树龄的增长,顶端优势的凸显,这个向上枝仍然成为整件作品的矛盾所在……于是,作者观察思虑再三,下定决心,还是将其去除,如图五。这样,单从肉眼所见的形态来看,整件作品走势更加明朗,线条行云流水,没有纠结疙瘩的地方了,也正因为这"顺其自然”的走势,虽然少了一个顶,但也不会显得轻薄无力;再从意境感受,气韵也更加通畅,虽是做了减法,但“大象无形’’,留白的部分,没有削弱作品的庄重感和感染力,反而放大了“尊者”的乐道善施,显得更加博大可尊,禅味逼人。此刻,我用"残缺美”来形容这件作品,相信您绝不会反驳!
 
当然,经过这一修剪改作,整件作品的高度也降低了不少,与盆器间的比例有所失衡,之后,将重新配盆栽植。相信,彼时一位谦谦尊者的形象会跃然您的眼前,走进您的心间。
 
残缺美,无论是有形的"残’’,或是无形的"缺",都是生命最初的模样,所以,我们能感受到"美”!
 
更多>盆景动态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4.409 second(s), 663 queries, Memory 3.7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