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平格技术视野下《画样》制图特征再审视

日期:2023-09-20 20:14:03     作者:宋恬恬    浏览:0    
核心提示:清漪园建园前特殊的初始环境决定了该区域用平格方法开展整体测绘的客观可行性。据样式房档案记载,平格测绘前“均得先除荒草”,清除测绘作业障碍,随后才能灰线、
平格技术视野下《画样》制图特征再审视
 
2.1清代的平格技术及其应用
 
平格图是一种包含地形信息的大比例尺测绘图,其中地形信息的记录方式类似于现代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DEM)[17]。王其亨等[26]对清代样式房图档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发现清代陵寝等皇家工程常以平格图作为设计底图。平格图的测绘过程首先是在场地上用白灰从基准点向四周铺画一套方格状的水准控制网(即“灰线”);其次用仪器测量并记录网格交点处的相对高程(即“抄平”),同时记录网格范围内的主要地物,并整理绘制成平格图;最后,地形勘测完成后,平格图作为设计底图被用于平面或竖向设计方案的推敲,而地面留下的白灰网格线则用于后期施工定位。
 
现存的清代样式房图档中依然保留有清代皇家工程的平格图或带有网格的设计图。后者实际上是基于平格图绘制的设计过程图,图上的网格来自平格底图,待设计方案敲定后会将网格去掉,精细绘制、贴上图说作为设计成图(即“呈样”)进呈御览。去掉网格的成图构成目前现存样式房图档的主体,带有网格的设计图留存较少,但保留了关键的设计过程信息,对于研究工程设计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清代的平格技术及其应用
 
分析发现,这些图纸上的设计方案与网格线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建筑群中轴、院落边界、水体边界等一些关键要素往往与网格线叠压。以定陵和定东陵为例,定陵的隆恩门红墙、琉璃花门红墙、北玉带河的北岸、最东和最西2座神道石拱桥均与网格线叠压;定东陵的普祥峪西侧红墙、菩陀峪东侧红墙以及2座建筑群隆恩殿院落的南北红墙均与网格线叠压(图4)。
 
 
然而,当前缺少大型皇家园林全局设计运用平格图的图档证据。在现存的清代样式房图档中,唯一一张全局覆盖网格的大型皇家园林平面图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圆明园地盘全图》[27]。王其亨等[28]研究后认为这张图上的网格并非来自平格底图,可能为后期添绘。但一些学者在对设计成图的分析中,发现了清代皇家园林的网格化特征。例如,郭黛姮等[8]尝试在乾隆年间绘制的圆明园平面图上铺画10.0丈×10.4丈(32.0m×33.3m)的网格,发现部分建筑群的轴线或边线压在网格线上。
 
2.2《画样》的准确度、模数化与平格技术的关联性
 
平格图的测绘精度由单位水准网格的大小决定,水准网越密,记录的地形信息越详细,平格图对现实地形的刻画越精密。相关样式房图档表明,实际工程中运用的平格大小会视具体需求而定,大范围场地多采用10丈或5丈见方,建筑群设计多采用3丈或5丈的网格。按照清代1丈(合今3.2m)计算,《画样》的绘图模数16.25m接近清代营造尺5丈,且该模数体现在建筑群的轴线分布上,与实际应用中平格技术对布局的影响效应一致。
 
此外,通过实地调研并比照高精度地形图发现,《画样》中的山体虽然以象形的方式表达,但所绘的地形边界和陡坎的相对位置十分准确,山体和建筑群等要素的空间关系也与建成情况基本一致。结合清代工程技术背景看,要精确标记大范围、复杂场地的地形变化状况,并按一定比例准确绘制于图纸上,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借助平格技术。因此,《画样》绘制内容的准确度与模数化特征均可体现出其与平格技术的强关联性。
 
在实操方面,清漪园建园前特殊的初始环境决定了该区域用平格方法开展整体测绘的客观可行性。据样式房档案记载,平格测绘前“均得先除荒草”,清除测绘作业障碍,随后才能灰线、抄平、绘图①。若场地内树木繁多,则须先伐除树木。例如,平安峪定陵工程抄平前就先开展了地面树木清理工作:“(咸丰八年十月)初四日申时伐树,以便用水平衡量地势高低”②、“八年三段面宽均未抄平,因树有碍”③。若遵循此法,为了测绘平格图而预先清除山上的树木,势必不符合园林营建的目标。
 
据《帝京景物略》记载,“(瓮山)土赤濆,童童无草木”[29],建园前的瓮山(万寿山前身)山体主要由岩石构成[30],难以生长高大植物,长期是一座草木稀疏、岩石裸露的秃山。清代乾隆年间进行水利建设时,将清淤、拓湖之土堆培于此,瓮山才具备了植树所需的肥沃土壤。因此,万寿山在建园以前实际上尚未形成山林环境,具有开展平格测绘的天然便利性,在技术上具备全局范围进行抄平的客观条件。
 
2.3《画样》中3组建筑群不符合模数的可能原因
 
在研究范围内的17组建筑群中,有前山主建筑群(大报恩延寿寺)、后山主建筑群和善现寺3组建筑群不符合模数化特征,下文尝试对各自可能的原因进行讨论。大报恩延寿寺在明代圆静寺旧址上改建而成,以便作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的主要场所。圆静寺始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到建设清漪园时已有250余年的历史,大报恩延寿寺沿用圆静寺轴线、延续原有空间格局符合古人的营建传统。受已有建成环境制约是前山主建筑群不符合模数的合理原因。

3组建筑群不符合模数的可能原因

后山主建筑群轴线之所以发生不符合模数的偏移,则主要受到局部地形条件影响。笔者调研发现,后山主建筑群东西两侧受到西侧大型岩体和东侧大型冲沟的严重制约:最西端东胜神洲、六小部洲院墙以西紧贴大块山石,向西拓展困难;最东端西牛贺洲和五小部洲院墙以东紧邻一条宽阔的排洪沟,深约数十米,形成一道天然界限(图5)。
 
有研究表明,后山主建筑群南端的须弥灵境仿照西藏三摩耶教形制,和此前建成的承德普宁寺属同一类型,而东西宽度不及普宁寺[18]。因此,在建设后山主建筑群时,要实现东西方向上的最大规模,就必须紧贴东侧冲沟和西侧山体以极尽可用之地,轴线位置完全受制于地形条件而失去自由调整的余地。值得注意的是,《画样》中其实也清晰、准确地绘制了后山主建筑群与东西两侧地形的关系,说明此处严苛的地形条件在当时得到了充分认识。
 
善现寺建筑群不符合模数,则可能受到对称布局手法的影响。在《画样》中,善现寺轴线和云会寺轴线到后山主建筑群轴线等距;在测绘图中,虽然善现寺规模与《画样》中的出入很大,但轴线与云会寺轴线到后山主建筑群轴线的距离分别为97.6m和94.5m,2条轴线基本对称。据此推测,善现寺和云会寺的设计可能尽力追求以后山主建筑群为中轴对称分布;但由于后山主建筑群轴线受地形影响不符合模数,云会寺和善现寺若要保持对称则至少有一个不符合模数。这点在《画样》中确实与推测相符,即善现寺、云会寺以后山主建筑群为中轴对称分布,但三者中仅云会寺符合模数。
 
综合以上分析,《清漪园地盘画样》很可能是以5丈见方的平格图作为底图绘制而成的。
 
>更多关于清漪园万寿山总体设计方法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458 second(s), 537 queries, Memory 3.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