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中小尺度街道更新设计的品质与活力测度结果

日期:2023-10-16 10:31:41     作者:沈洁    浏览:0    
核心提示:参考《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24]和研究区域内实际情况,将研究区域内街道划分为6个类型:交通型街道、商业型街道、生活型街道、景观型街道、商业-景观型街道、生活-景观型街道。参考现有文献[25],建立适用于该研究区域内街道类型判别的方法(图2)。通过以下3个条件来判别街道属性(交通、商业、生活、景观):
街道品质与活力测度结果
 
2.1基于街道类型的品质综合评价
 
参考《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24]和研究区域内实际情况,将研究区域内街道划分为6个类型:交通型街道、商业型街道、生活型街道、景观型街道、商业-景观型街道、生活-景观型街道。参考现有文献[25],建立适用于该研究区域内街道类型判别的方法(图2)。通过以下3个条件来判别街道属性(交通、商业、生活、景观):

1)根据道路等级,若为快速路或主干路,则符合交通属性;

2)根据商业类与生活类POI数量,若街道内以商业类POI为主,则符合商业属性,反之符合生活属性;

3)若特征建筑或绿视率评分位于前20%,则符合景观属性。完全符合其中某一属性,即可确定街道类型;若符合多种属性,则为综合型街道,并根据属性细分为商业-景观型街道与生活-景观型街道,其他类型综合街道在研究区域内并未出现,故不另外列出。若不满足以上任一属性,则根据现场状况采用人工判别。
 
判别结果(图3)表明:研究区域被2条交通型街道半包围,北部以生活型街道为主,中部以商业型街道为主,南部以景观型街道为主,综合型街道多分布于西部。
 
由于各类型街道侧重点不同,为了使品质综合评价结果更加准确,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邀请13位街道研究方面的专家从空间形态、功能属性、风貌感知3个维度对不同类型街道进行打分,得到不同类型街道的3类因子权重(表4),进而综合评价街道品质。
 
2.2各因子测度结果
 
本研究从品质和活力两方面进行测度,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图4)。各品质因子测度结果在空间分布上没有明显规律,各街道的劣势与优势不一,可作为后续发现街道问题与潜力的支撑依据。

从整体上来看,研究对象内街道的底层界面通透性、步行无障碍性、功能多样性、绿视率分布较为均匀,只有个别较差;步行可达性、步行尺度、功能密度、夜间照明、特征建筑密度分布不均,街道间相差较大。从活力指标测度结果可看出,下午的活力明显高于上午与晚上,与上海中心城区空间活力一日波动规律吻合,且大部分街道的双休日与节假日活力高于工作日。
 
2.3各维度测度结果
 
将各因子归为空间形态、功能属性、风貌感知、行为使用4个维度,以平均值计算各维度的测度结果(图5)。从品质的3个维度来看,研究区域内街道空间形态大部分良好,东南与西北角一带较差;功能属性在西部与中部较高;风貌感知大部分良好,研究区域南侧略好于北侧。

从人的行为使用维度来看,研究区域内街道人群活力差异较大,人群活力较高街道基本集中于淮海中路及其周边,以淮海中路、陕西南路中段、东部交通要道最高。需要说明的是,研究区域北部与东部的2条交通型为道路活力较高,与实地调研时观察到的情况不吻合,推测是因LBS数据记录了高架上大量通行的车辆而带来的误差。
 
>更多关于中小尺度街道更新设计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100 second(s), 128 queries, Memory 1.1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