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传统村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及内涵

日期:2022-01-31 11:28:57     浏览:37    
核心提示:传统村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是一类独特的知识体系,承载着村落景观特有信息,表达的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根本所在。为保护传统村落景观,避免“万村同貌”,
摘要:传统村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是一类独特的知识体系,承载着村落景观特有信息,表达的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根本所在。为保护传统村落景观,避免“万村同貌”,以国家级传统村落袁家村为研究对象,借助地方性知识理论,阐释袁家村传统村落景观中的地方性知识提取路径、知识类别及构成体系,构建地方性知识多元价值评估模型,对其价值进行评价。基于此,提出袁家村传统村落景观的地方性知识保护与传承策略,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思路。
 
近年来,中国快速城镇化带来的乡村标准化建设模式对“地方”“乡土”“家园”“乡愁”的价值和内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造成了“千村一面”的景观,人居环境的“无地方性”特征危机不断加剧和蔓延,并不断唤醒人们对地方性特色营建的思考。

为抗衡这种“全球化”“同质化”现象,地方独特景观探索已成为新的研究焦点。例如,地理学家卡尔·索尔(CarlO.Sauer)提出的“地理文化景观”概念,强调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知识耦合的地方性知识特征[1]。此后,美国著名景观地理学家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J.B.Jackson),较早对乡土景观(vernacularlandscape)进行系统论述,同时提出乡土景观的地方性知识[2]。

传统村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及内涵

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基于CNKI数据库,通过专业检索,筛选出1997年至今主题包含“地方性知识”“地方性”相关研究领域的相关期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地方性知识的相关文章更多的是应用于人类学、民族学的相关研究领域,而从风景园林学及建筑学领域中应用地方性知识理论对传统村落景观地域性特征相关研究较少,现有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图1)。
 
基于此,本文从地方性知识理论的视角出发,以袁家村为案例区,探讨传统村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挖掘路径、分类体系、地方性知识构成谱系和价值评价体系,并尝试提出相关地方性知识的保护与传承思路。
 
1传统村落景观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及内涵
 
1.1景观的地方性内涵
 
19世纪早期,景观(landscape)一词最早出现在艺术绘画中,特指自然风景画[3]。景观作为人与自然生态、个体与群体之间在地方空间的烙印,每一处景观都包括区域特定综合特征[4],也是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971)在《我为什么住在乡下》一文所论述有关栖居(dweling)概念的深层内涵[3]。景观的地方性生成过程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紧密合作的过程,它代表某个明显差异的地理文化单元[5]。景观的地方性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具有不同的引申含义。

在人文地理学领域,景观的地方性体现在特定地理单元的地表景象,按区域景象的不同划分城市景观、乡村景观、森林景观等[6];在建筑学领域,景观的地方性体现在自然、人文等多因素影响下的区域物质空间体系的外在表征,建筑形态、建筑结构、质地用材等要素是其地方性景观关注焦点[7];民俗学领域,景观的地方性表现在民俗、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景观[8]。

借鉴上述学科研究视野,本文认为景观的地方性是指地域范围内,由自然生态、水系路网、各类建筑等物质景观要素和历史文化、地方民俗等非物质景观要素共同组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地方景观体系。
 
1.2地方性知识
 
地方性知识(localknowledge)最早出现于人类学研究中。1960年,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Geertz)在其著作《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首次提出地方性知识这一重要概念,用以倡导人类重视人类文化形态的差异性[9],文中还明确指出存在于西方原有文化认知体系外的本土文化知识是与普遍性知识相区别的,这类知识体系就是“地方性知识”。

之后,地方性知识开始应用于对土著居民的田野考察,更多强调的是知识产生过程中的特定地理空间及其附属景观,包含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以及由特定的利益关系所决定的立场和观点[10]。1980年以来,地方性知识受到学科背景、地域文化、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内涵越来越丰富,有学者认为,地方性知识也称之为乡土知识、土著遗产、无形文化遗产等[11]。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地方性知识是特定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下,人在某一地方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所积累产生的知识或知识体系。不能直接把地方性知识趋同于“乡规民约”“乡土习俗”。传统知识相对于地方性知识更强调时间维度概念,地方性知识更强调地方文化特质的知识形态、知识体系及构成方式。
 
>更多关于村落景观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364 second(s), 317 queries, Memory 2.2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