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风景园林学的2个学科之痛

日期:2023-02-23 15:06:16     浏览:0    
核心提示:当前主要的论断可以大体总结为3种经典话语。第一,历史主义学科观。中国园林具有数千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所以,风景园林学很重要。
风景园林学学科之痛
 
2.1  愿景式的学科观
 
2004年,就在哈佛大学刚刚庆祝完风景园林系成立100周年不久,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2位教师发布了一篇“启示录宣言”的文章,认为风景园林学“没有史学,没有正式理论,没有起点,没有方向,没有焦点”[6]。该文实则是美版的风景园林“审判书”,一句话,就是没内核。虽然激进,但有理有据。随后,包括彼得·沃克(Peter Walker)在内的10位专家立刻在美国《风景园林杂志》上予以回应,引发了广泛讨论[7]。
 
学科的现代化进程何其相似,大洋彼岸的中国正如火如荼地讨论学科名称、内涵等基本问题——到底是风景园林学、景观学、景观设计学、大地景观学、造园学,还是营建学……可见,在千年之交,学科虽然发展了一百余年,但基本理论建构的问题仍未被解决。
 
2011年,作为城市规划二级学科下设方向的风景园林学,一跃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实现了历史性跃迁。如何描述这一新兴一级学科的正统性和合法性非常重要。
 
当前主要的论断可以大体总结为3种经典话语。第一,历史主义学科观。中国园林具有数千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所以,风景园林学很重要。
 
第二,聚类学科观。建筑、规划、风景园林作为人居环境重要的3驾马车同等重要,所以,风景园林学应该也同为一级学科。
 
第三,价值论学科观。因为风景园林处理的是人地关系,上至国土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国民福祉,下至咫尺山林、一草一木,所以应是一级学科。
 
这3种论述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引领和指导着对学科观的认知,高屋建瓴。但学科70年、一级学科10年,我们对学科内核与原理的认知不能停留于愿景式和展望式的论述层级,而是需要一种严密的、科学化的建构。近几年,关于学科属性,不乏若干严肃的学理探讨[8-11]。但总体而言,风景园林学作为学科的科学性、学科性和知识生产这一元问题,还没有得到系统、令人信服的解答。

风景园林学的2个学科之痛
 
2.2  孱弱的知识生产
 
此次《目录》调整,除了风景园林学科属性不明,学科的知识生产较弱也是其原因之一。
 
第一,风景园林学理论体系尚不清晰明确。目前的风景园林学历史研究主要表现为编年史、风格史、考据史等,关于史实、风格、思想、理念的研究较多,但作为形而上学的一般理论及理论体系化的研究较少,尚没有一部权威且严肃的学科理论史。窃以为,支撑学科需要新三史:风景园林学理论史、风景园林学科学哲学史、风景园林学科学技术史。尤其前两者是风景园林学实现“科学学科化”的核心知识体系。
 
第二,知识纲领的竞争与学科竞合。学科的发展很像一个宇宙大爆炸模型,新的学科不断生成,旧的学科消亡或被竞合,学科间的真空地带也在扩张。如果学科内核一直不强,新纲领很容易直接被“摘桃子”,形成一种学科竞争的“马太效应”。
 
20世纪60年代,哈佛风景园林学走向环境分析之路,通过计量革命逐渐形成了挑战传统的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科学化”范式。耐人寻味的是,虽然作为景观生态学领军人物的理查德T. T. 福尔曼(Richard. T. T. Forman)教授受聘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但景观生态学却被认为是生态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分支领域。因此,在知识体系孱弱又极易被成熟的自然科学学科竞合的现实状况下,什么样的研究对象及科学纲领能成为风景园林学的核心?风景园林学作为规划设计类学科,其表征为综合运用各基础性学科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
 
规划设计不仅是方法与途径,更是本体与内核[12-14]。但近些年,国内风景园林把量化方法泛化为一种本体论范式,竞相追捧“自然科学化”“为了量化而量化”“为了科学而科学”,值得商榷。
 
标签: 风景园林学科
>更多关于风景园林学科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384 second(s), 413 queries, Memory 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