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作品欣赏

日期:2017-06-15 12:10:55     浏览:63    
核心提示:贺淦荪,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湖北武汉人,1924年生。其从事盆景艺术活动50余年,对中国盆景的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及培训教育等方面,均有所发展和创新。在盆景造型上,他创立了“动势盆景”艺术风格,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作品欣赏
 
贺淦荪,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湖北武汉人,1924年生。其从事盆景艺术活动50余年,对中国盆景的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及培训教育等方面,均有所发展和创新。在盆景造型上,他创立了“动势盆景”艺术风格,并创作出大量动势盆景精品,如《秋思》、《风在吼》、《海风吹拂五千年》、《西风烈》等,得到了海内外盆景界的认可和赞同;在理论上,他提出了“要以文艺思想、艺术辩证法和美学指导盆景造型”等观点,撰写了《论盆景艺术造型——兼谈盆景的动势》、《论树石盆景》、《论动势盆景》、《景盆法——介绍一种树石盆景表现形式和方法》、《论丛林盆景》等文章,影响深远;多次参与组织、主持全国性的盆景展览、学术讨论会、盆景研究班和培训班,为中国盆景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参与创办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花木盆景》杂志,贡献巨大。1994年5月,他被国家建设部城建司、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同年10月,他又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之称。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作品欣赏
 
现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顾问、花木盆景杂志社名誉总编辑、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贺淦荪:1976年我创作盆景《秋思》,在构思的过程中感觉到只有丛林、树石配合才能表现山林野趣。“小桥”、“流水”、“人家”这些素材都不难获取,惟有“西风”,只有借助枝的倾向、树的动势,才能“画出”。为此,我仿“燕仲穆风树法”的笔意,对树木进行蟠扎与修剪,并在日常的养护中,让光照和空间使枝叶面向一方生长。正是依靠这种“乱中求整”的动势造型,才表现出“淅沥之气”、“潇飒之声”尽在“树间”。《秋思》问世以来,获得了肯定和好评,当时被誉为“给我们古老的盆景带来了新意”的盆景作品之一。
 
 
在创作大型树石盆景《风在吼》时,我融合了《群峰竞秀》中的“组合多变”和《秋思》中树木丛林的风动式造型。这是我对动势盆景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的最初探索。《风在吼》的树木造型变“萧瑟的秋风”为“怒吼的雄风”,用此去反应和表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百折不回、开拓拼搏、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后来这件作品在第二届中国盆景评比展、海峡两岸盆景展和亚太地区第四届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中都获得了金奖,博得了国际友人的高度称赞。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作品欣赏
《海风吹拂五千年》,这件作品的题材和内容,用树石盆景去表现就比树木盆景和山石盆景好。用树木的造型可以去表现“风”,或者“五千年”,但无法表现“海风”和“香港所处的海滨环境”;山石盆景或者可以去表现“海滨环境的香港”,但难以表现“海风”。真正盆景艺术的创新,往往表现在新的内容与旧的表现形式的矛盾、所引起的变革和突破。
 
 
 
《虎啸环宇》盆景小品是恰逢中国农历的虎年因时而作,创作这件作品的用材是小叶迎春、页岩和虎的摆件,我的创作动机是“听听来自于中国的声音”,故虎的摆件不仅是中国盆景特有的造型元素,而且是这件作品的点睛之笔,也是坚持中国盆景的艺术特色而设置的。当时还为这件作品写了一首小诗:风雨几度秋,高眠睡不足。临崖一声吼,震天撼九州。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作品欣赏
夹岸公路法:用于全景。在夹岸水陆法的基础上,变溪河为公路,两旁乔木参天,公路车声隆隆,反映出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山乡的时代风貌。此法探索现代树石盆景创新之路。如《情系西北》、《我们走在大路上》等(贺淦荪制作)
 


 
 
我的盆景作品《我们走在大道上》,在评比时都承认是创新之作,但总觉得“水泥之路,难登大雅之堂”,不如小桥流水富于雅兴。还有的同志就认为:汽车、高速公路、高楼大厦等内容,在盆景作品中出现就是大逆不道,我的作品《前程似锦》发表时就遭到了这样的质疑。
 
这是因为有些同志只看到盆景艺术有反映自然和自然美的功能,将其放到高于一切的位置,好像只有“回归自然”才是最高纲领,忽视了盆景艺术的艺术美、社会功能和现代品质。
 
>更多关于贺淦荪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5.025 second(s), 684 queries, Memory 3.8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