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长三角城市绿地标度因子的3个讨论

日期:2023-09-21 12:39:11     作者:刘志强    浏览:0    
核心提示:在空间上长三角城市绿地要素标度因子的趋同演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于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响应,说明城市绿地建设遵循了规划纲要中“推动实现资源均衡分布、合理配置”的发展要求;
讨论与结论
 
4.1讨论
 
在宏观区域层面,在空间上长三角城市绿地要素标度因子的趋同演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于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响应,说明城市绿地建设遵循了规划纲要中“推动实现资源均衡分布、合理配置”的发展要求;在时序上标度因子逐渐降低,是城市绿地由增量扩展向“存量提质”阶段转化的体现,也反映出新型城镇化“集约高效”建设理念的落实。

在城市绿地要素层面,公园面积包含范围小于公园绿地面积范围,因此公园面积低于公园绿地面积的标度因子;而城市绿地面积包含范围较广,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因此城市绿地与建成区面积的标度因子基本一致。
 
根据上述标度因子特征,表明城市绿地配置需高效利用建成区空间:
 
1)对于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如江苏省、浙江省的主要城市,应通过活化存量土地、引导内填式发展,以提升公园面积的增量来缓解人绿供需矛盾,精细化配置[24-25]公园绿地面积;
 
2)对于人口规模较小的城市,如安徽省的部分城市,首先应以上位政策为引导,弥补城市区位劣势,进而促进城市绿地要素均衡分配,最终实现城市绿地总量的普遍供给[26]。
 
本研究揭示的城市绿地与人口的非线性标度关系,是对现有基于线性关系的人均享有量评价指标的有益补充,支持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直接比较,据此可促进城市绿地规划相关规范标准[27]因城施策的细化完善,为基于城市人口规模等级的城市绿地配置提供优化路径。

本研究对于城市绿地要素标度因子演化特征的发现,拓展了对于城市标度律的认知。该标度律模型的局限性在于城市统计年鉴中部分城市绿地指标数据统计精度有限,同时城市边界选定的不同会造成实证结果的差异[28-29],因此在后续标度律研究中需应用更为精细的开源数据指标与数据区域边界,
以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长三角城市绿地标度因子的3个讨论
 
4.2结论
 
笔者以长三角41个城市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标度律模型,探究了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城市绿地与人口规模间的标度关系,发现了长三角城市绿地标度因子的时序演化与空间分异特征。
 
1)标度因子全域特征方面,长三角城市绿地的标度因子特征体现各类型绿地具有较强规模效应。长三角城市绿地要素与建成区面积亚线性模式同步,城市绿地要素标度因子相较全国水平偏低,反映该区域城市绿地具有更强的规模效应,是由于城市绿地增量式扩张逐步转化为存量式优化,并且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绿地精细化配置程度相应越高。
 
2)城市绿地要素的标度因子比较方面,呈现“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绿地面积>公园面积”的降序状态:公园绿地面积标度因子最高,基本实现城市体系中的普遍供给,在大城市中的利用效率具有提升空间;城市绿地面积与建成区面积的标度因子演化特征基本一致,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的规模效应显著;公园面积标度因子最低,其与人口规模的供需矛盾随城市规模上升而愈发明显,在体现公园总量在大城市中存在一定提升空间的同时,也反映了公园较高的利用效率。
 
3)城市绿地要素标度因子时空特征方面,在省级行政区划下呈“江苏>浙江>安徽”状态,不同区域的城市绿地要素标度因子的空间分异特征,反映了城市绿地与人口规模在不同规模城市中的协调程度差异。安徽省从小城市到大城市的城市绿地要素分配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江苏省、浙江省则处于城市绿地与人口互馈向好的协调性发展的状态。

在时序特征层面,不同省份的同一城市绿地要素标度因子具有同化趋向,是由于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阶段性的建成区土地利用模式演变、社会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
 
>更多关于长三角城市绿地标度因子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0.541 second(s), 636 queries, Memory 3.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