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的园林景观价值及构景艺术探讨 - PenJing8

银杏的园林景观价值及构景艺术探讨

   2025-09-13 陈琳0
核心提示:银杏树叶独特、树形优美,观赏价值较高,是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植物之一。简述了银杏及其园林景观价值,分析了其构景艺术措施,包括树形设计、色彩设计、形态设计,以期在园林景观中发挥银杏的美学
银杏的园林景观价值及构景艺术探讨
 
陈琳(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宿州234101)
 
摘要:银杏树叶独特、树形优美,观赏价值较高,是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植物之一。简述了银杏及其园林景观价值,分析了其构景艺术措施,包括树形设计、色彩设计、形态设计,以期在园林景观中发挥银杏的美学价值与生态价值。
 
在现代园林建设中,合理应用构景艺术,可充分体现银杏的观赏价值,使银杏在园林中彰显出绚烂的独特魅力。在园林中合理种植银杏,可美化环境、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净化空气等,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因此,应充分了解银杏的生长习性和特点,通过科学的构景艺术构建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进一步凸显银杏的景观价值。
 
1简述银杏
 
银杏也被称作公孙树、白果等,是一种落叶大乔木。幼树树皮光滑,呈浅灰色,随着生长树皮逐渐呈灰褐色且质地粗糙,还会出现纵裂;有长枝,还有生长速度缓慢的短枝;胸径一般为4m。银杏果与杏子有相似之处,成分中的丁酸含量较高,气味像坏掉的奶油;果浆可能造成部分人过敏,清洗时需注意戴好手套;种子烧熟后可食用。
 
银杏冠会随生长年限的增加逐渐发生变化,幼树及壮年树树冠呈圆锥形,随着年限的延长逐渐发展为广卵形;枝干较接近轮生,伸展方向为斜上;一年生银杏长枝为淡褐黄色,二年生及以上长枝为灰色,同时出现较细的纵裂纹;短枝较密,呈黑灰色,且短枝也能长出长枝;冬季树芽呈黄褐色,一般为卵圆形。
 
银杏叶互生,在长枝上呈辐射状生长姿态,在短枝上3~5枚呈簇生状,扇形,无绒毛,叶柄较细长,叶片两面颜色相同,颜色会随季节变化从浅绿色逐渐变成黄色;宽5~8cm。
 
银杏球花雌雄异株。雌球花梗较长,在端部常会分2叉或3~5叉,也可能不分叉;胚珠生长于叉顶的状珠座,一般只有1个叉端的胚珠能够成功发育成种子,传粉方式为内媒传粉。雄球花下垂,梗较短,雄蕊的排列状态较疏松,一般有2个长椭圆形的花药。
 
银杏是一种常见的裸子植物,银杏果实际是银杏的种子,种皮发达,外表如同被子植物的果实;种子大小为1.5~2.0cm,种皮大小为2~3cm,棕黄色,包裹着种子。银杏是无公害树种,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无病虫害,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还能抵抗火灾、烟尘和有毒气体等,是优质的园林树种[1]。
 
银杏树寿命很长,我国存在3000年以上的银杏。银杏喜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种植土壤pH值5~6为宜,初期阶段生长速度较缓慢,有很强的萌蘖性。雌株通常在生长20年左右时结出种子,即便生长500年依然可以正常结出种子,种子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成熟。
 
基于银杏树以上特点,安徽宿州地区的综合条件较适合银杏生长,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可合理应用构景艺术,最大限度发挥银杏在园林景观中的价值。
 
2银杏的园林景观价值
 
银杏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树姿优美、气势雄伟、刚劲质朴,观赏价值突出,无论幼树还是古木,都显出勃勃生机。从主干部位分生出来的主枝自然垂直向上生长,树形整体呈狭长的尖塔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根据观赏和绿化的实际需求,将银杏树人工修剪成尖塔形、圆头形、杯状形等,每种形态都能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银杏枝条平直的特点非常突出,树冠普遍呈圆锥形,形状较规整,在园林中大量种植银杏,整体视觉美感较好,尤其是在秋季阳光的照射下,观赏性更加突出。被银杏绿荫遮盖的地方能迅速降温,加上叶片颜色和形状给人一种凉爽之感,强化了银杏的观赏价值以及绿化功能[2]。
 
银杏的景观价值,还可从古韵角度展开分析。银杏姿态雄伟壮丽,古木参天,材质坚硬、密实且轻软,是非常高级的木材,其是长寿树种,具有很多潜伏芽,枝条更新速度快。在园林景观建造中使用银杏,将其作为“公孙树”,既能体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美德,又代表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和期盼。
 
银杏的园林景观价值及构景艺术探讨
 
3银杏构景艺术
 
3.1树形设计
 
在银杏构景艺术中,应重视树形设计,利用不同的树形构建不同的景观,或与不同景观搭配,带给人们视觉享受,进一步提高园林景观建设水平。
 
3.1.1尖塔形。在园林景观营造中,银杏干高通常为2.0~2.5m,如果应用于园林道路旁,株高可达3m。以树干为中心,在其中部和下部留生长方向不同的3~4个主枝,使其成为尖塔形的第1层,主枝之间保持一定的角度,面向四周生长、伸展;构建2~3个第2层主枝,应避免与第1层主枝出现重叠;第3层主枝数量最少,为1~2个。主枝上预留侧枝,第1层侧枝数量一般为2~3个,第2层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少。合理控制不同层次之间的距离,第1层与第2层之间需间隔1.2~1.5m,超过2层的部分一般需要留出1m左右,逐渐缩短间隔距离。将银杏修剪成尖塔形,有利于促进树木生长发育,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感,树冠内部通风和透光效果良好,不仅能迅速成形,而且前期构景和后期景观形态维护时修剪量较小,但需注意密切观察下层枝叶的生长情况,避免被上层遮蔽而影响生长发育效果[3]。
 
3.1.2杯状形。杯状形的银杏无中心干,主干高2.0~2.5m,需留3~4个主枝,保证分布均匀;主枝角度为60°~65°,每个主枝都要留出1~2个侧枝,主枝和侧枝之间的角度为45°。将银杏修剪成杯状形,有利于树冠快速形成,保持良好的透光性,主枝长势强、直立且粗大,侧枝容易出现延伸效果不佳的情况,因此,主枝与侧枝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3.1.3圆头形。有明显的中心干,主干高2.5~3.0m,一般在第1层留3~4个主枝,下一层留2~3个主枝,主枝按自然分层的方式分布,2层之间的距离为0.8~1.0m,如有必要可在第3层留1个主枝。所有层次之间的主枝不能重叠,在第1层主枝上留2~3个侧枝。将银杏修剪成圆头形,能快速成型,但由于枝条密集且分布自然,因而通风、透光效果不佳。
 
3.2色彩设计
 
园林景观构景艺术中包含色彩艺术,所以,在利用银杏构景时要提升色彩设计的艺术性和美观性。对比色是色彩设计方法之一,银杏叶颜色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春季呈浅绿色、夏季呈深绿色、秋季呈金黄色。在园林景观营造中,若是使用银杏幼树,可将其与红枫等红色叶树木搭配种植,利用红色与绿色和黄色的对比,营造出季相鲜明的景观效果,能增强景观色彩的丰富性和节奏性,使人在观赏时产生动感和兴奋感,心情更加愉悦。若是使用树形高大的银杏,可将其与槭树、枫香等色彩相近的树种搭配种植,形成良好的色彩搭配效果[4]。银杏在一年中会呈现出绿色和黄色2个色系,从色彩学角度来看,二者属于一对类似色,将其搭配在一起,能给人一种清新、宁静、安静、平静的感受。因此,园林景观构景时使用银杏,可将其与绿色植物组合搭配,秋季银杏叶变成黄色,依然能让观赏者仿佛置身于一片绿海中,感受和谐之美。
 
另外,可从人的视觉原理出发搭配色彩,保证色彩设计的合理性与美观性。银杏属秋色叶树种,秋季叶呈金黄色,采用列植、群植的种植方式,可形成群体美,人们仿佛进入一片金色的海洋。选用雄株银杏作园林行道树,可避免因果实落下而影响园林环境,而在道路交叉口或转弯处可孤植银杏,利用银杏独特的叶形和叶色,可形成视觉焦点,引导观赏者深入探索园林美景。
 
3.3形态设计
 
银杏带给人庄重、伟岸、华贵、典雅、俊俏、雄奇之感,加上叶形独特,叶色能从绿色转变为黄色。因此,在使用银杏构景时,可从形态方面展开设计。
 
3.3.1主次分明。形态设计需主次分明,有利于提升景观美感。在营造景观时,需结合设计理念和意图选择合适的植物姿态,突出景观元素的主次,可将1种植物作为主要层次,选择1~2种植物进行点缀。银杏树形挺拔、高大,组合构景时,可搭配柏科、雪松等塔形或圆锥形植物,或垂柳以及海桐等球形灌木[5],既能体现不同的植物元素,避免景观植物的单一性,又能展现银杏的特点,突出景观主题。
 
3.3.2质感的调和。银杏叶呈扇形、叶形秀美,叶脉线条鲜明,人们在观赏时能直接看到叶片的表面性质,即叶片的质感,搭配不同质感的植物,能使观赏者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要想在景观中突出银杏叶片形态的美感,可与枝叶细腻性更加突出的植物搭配构景,如黑松树、合欢树、雪松树以及柳杉等。与此同时,由于银杏叶进入秋季会变成金黄色,能与周围景物形成鲜明对比;在春季和夏季,叶色为绿色,虽能与周围景物保持协调统一,但色彩较为单调,观赏者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因此,构景时应考虑不同植物叶色的纯度和透明度,提高色彩搭配的合理性和景观设计的观赏性。
 
3.4文化意境设计
 
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为我国独有树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象征神圣和庄重。在构景时可结合其形态、生态、文化内涵等特性,增强景观设计的文化意境。可将其与建筑、水体、山石等进行组合搭配,合理控制株距、树形大小,既能增加景观层次感,又能展现出一种庄重典雅的美感。
 
4结语
 
综上所述,银杏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需不断探索和实践其构景艺术。在园林景观营造中,应结合银杏的生长规律和特性,从树形、叶色、形态以及文化意境等方面展开合理设计,最大限度发挥银杏的价值。
 
 
 
更多>同类园林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