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时期对黑土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摘要:为探索不同施肥时期对黑土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黑土豆新品种‘黑美人’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CK)、苗期施肥(T1)、现蕾期施肥(T2)、花期施肥(T3)4种不同施肥处理,测定黑土豆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数据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时期对黑土豆的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与CK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的株高均显著增加(P<0.05),T1和T2处理的茎粗显著增加(P<0.05),T1和T3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不同施肥时期对黑土豆的产量有显著影响,与CK处理相比,T1、T2和T3处理的单株产量均显著增加(P<0.05),T1和T2处理的商品薯率显著增加(P<0.05);不同施肥时期对黑土豆的品质有显著影响,显著提高总糖、还原糖、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综上,不同施肥时期对黑土豆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影响,其中,T2处理黑土豆的长势最好,产量最高;T1处理黑土豆的品质最好。
黑土豆(SolanumtuberosumL.)属茄科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具有药用、食用和保健性能的马铃薯稀有品种,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评选为“十大最佳蔬菜”[1]。黑土豆生长势好,生育期短,适应性强,结薯集中,薯形好,品质优,富含花青素,营养价值极高;研究表明,花青素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活性[2],具有预防疾病、美容养颜、保健益寿和维护人类健康的良好功效。黑土豆也因此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在对黑土豆品种的诸多研究中,‘黑美人’品种综合表现较为优良[3],且在我国栽培面积尚小,价格远高于普通土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较普通马铃薯市场前景更佳[4]。
当前,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马铃薯在获得市场和消费者喜爱的同时,产量也随之提高。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017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马铃薯产区,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29.88%和25.56%[5]。截至2022年,中国的马铃薯耕种区域大约有572万hm2,总产量达到了9563万t[6]。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州)坐落在中国西部的四川境内,处于横断山区的核心部位,地理位置为东经97°22′~102°29′、北纬27°58′~34°,为高原型季风性气候,甘孜州地域辽阔,目前有约9.10万hm2的可耕作土地,约占总面积的0.7%[7]。四川省甘孜州气候、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尤其是气候冷凉、土壤质地疏松、光热资源丰富、环境无污染等,特别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大力推动甘孜州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对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生活水平以及维护地区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8]。
施肥技术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因此,对马铃薯的施肥技术的研究极为重要。近年来关于马铃薯施肥技术的研究报道很多,大多是研究氮磷钾的不同施肥量、氮磷钾的施肥比例、肥料的不同种类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对分期施肥的研究相对较少。王翠丽等[9]研究表明,不同施肥时期对辣椒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有影响。王富荣等[10]研究表明,不同施肥时期对小麦节间长度有影响。王正峰等[11]研究表明,玉米不同施肥时期对产量有影响。本研究探索不同施肥时期对黑土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大小,以期为甘孜州黑土豆施肥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及材料
2023年3月12日,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姑咱镇黑日村(E102°18′,N30°11′,海拔1371m)进行本试验,气候类型为大渡河干旱河谷气候[12],以马铃薯品种‘黑美人’为试验材料(四川农业大学提供),试验期间平均气温为21.96℃,平均土温为21.46℃。试验采用田间试验,土壤肥力水平:土壤pH值8.23,速效氮148.01mg/kg,速效磷28.60mg/kg,速效钾215.86mg/kg。
1.2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共设4个处理:CK为不施肥,T1为苗期施肥,T2为现蕾期施肥,T3为花期施肥。氮磷钾的施用量参考甘孜州当地施肥量[13],T1、T2和T3处理分别施入尿素7.39g/株、过磷酸钙21.25g/株、硫酸钾6.54g/株,CK不施肥,一次性施肥,施肥总量、施肥配方和施肥比例一致。每个处理8株,重复3次,每小区面积5.4m2,每个小区间隔60cm,每小区播种2行,垄高25cm,行距45cm,株距25cm,每行12株,周边设置保护行,定时定量浇水、除草、预防病害等。供试肥料:尿素(含N46.00%)、过磷酸钙(含P2O516.00%)、硫酸钾(含K2O52.00%)。
1.3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农艺性状的测定。株高(cm):待齐苗后用卷尺测量植株地上部位主茎的最低位置到最高点的距离,每隔7d测1次,待株高不再变化停止测量;茎粗(mm):待齐苗后用游标卡尺测量主茎的最低部位,每株从2个方向进行测量,求平均值,每隔7d测1次,待茎粗不再变化停止测量;分枝数(个):主茎叶片腋芽生长达10cm以上的侧枝数;收获时测叶绿素含量(ug/g):使用叶绿素测定仪(TYS-B)测定黑土豆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每株测定3片叶片,计算其平均值。
1.3.2产量的测定。单株产量(g):收获后,对单株黑土豆块茎重量直接进行测定;商品薯率(%)=商品薯重/鲜薯总重×100。
1.3.3品质指标的测定。还原糖、总糖和淀粉百分含量用DNS法测定;花青素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1.4统计分析
采用MicrosoftExcel2021软件、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Origin2021软件绘图。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时期对黑土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在T1、T2和T3处理下,黑土豆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叶绿素含量均高于CK处理。其中T2处理的株高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2处理茎粗最粗,与T1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CK处理;3个处理的分枝数和CK处理无显著差异;叶绿素以T1最高,显著高于CK、T2处理;CK处理的单株产量和商品薯率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以T2的单株产量最高,比CK高57.69%,其次为T3、T1,分别高18.36%、17.37%。T2的商品薯率最高,显著高于CK、T3处理。综上,T2处理对黑土豆的增产效果最好。
2.2不同施肥时期对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由图1可知,不同施肥时期对黑土豆整个生育期株高影响不同。T1、T2、T3、CK处理黑土豆株高都有逐渐递增的趋势,其趋势由快到慢,在现蕾期阶段增长趋势最大,其中T2处理的株高在发育期最高,T1、T3处理的株高在生育期相接近,CK处理的株高在生育期是最低的。T1、T2、T3处理较CK处理下株高分别提高9.86%、22.50%、16.23%。
不同施肥时期对黑土豆整个生育期茎粗影响不同。T1、T2、T3、CK处理黑土豆茎粗的变化趋势均呈逐渐增加,到成熟期黑土豆的茎粗增长缓慢或者停止。其中T2处理黑土豆的茎粗在生育期最大。T1、T2、T3处理较CK处理茎粗分别提高16.19%、21.24%、12.82%。
2.3不同施肥时期对黑土豆品质的影响


由图2可知,在T1、T2和T3处理下,黑土豆块茎的总糖、还原糖、淀粉和花青素含量均高于CK处理。由图2(A)可知,不同处理间还原糖百分含量CK处理显著低于T1、T2和T3处理,T3处理显著低于T1处理;T2处理与T1、T3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其中T1处理还原糖百分含量最高,为1.33%;CK处理还原糖百分含量最低,为1.07%。
由图2(B)可知,不同处理间总糖百分含量CK处理显著低于T1、T2和T3处理,T2处理显著低于T3处理;T1处理与T2、T3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其中T3处理总糖百分含量最高,为4.82%,CK处理总糖百分含量最低,为4.29%。
由图2(C)可知,不同处理间淀粉百分含量CK处理显著低于T1、T2处理,与T3处理无显著性差异;T3处理显著低于T1处理,与T2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其中T1处理淀粉百分含量最高,为7.63%,CK处理淀粉百分含量最低,为6.85%。
由图2(D)可知,不同处理间花青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其中T2处理花青素含量最高,为0.22mg/g。
2.4不同施肥时期对黑土豆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影响


由图3可知,不同施肥时期,T1处理黑土豆块茎全氮含量明显高于CK处理,与其他2个处理则无显著性差异;T1处理黑土豆块茎全钾含量明显高于T3处理和CK处理,而与T2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且T3处理与CK处理也无显著性差异;T1、T2、T3处理黑土豆块茎全磷含量均高于CK处理,T1处理黑土豆块茎全磷含量明显高于T3处理,而与T2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在苗期、现蕾期施肥,黑土豆块茎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提高,此外,在花期施肥,黑土豆块茎全氮、全磷含量均提高,而全钾含量与CK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
2.5黑土豆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由图4可知,黑土豆单株产量与株高、茎粗呈显著正相关;此外,茎粗、单株产量与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全磷含量与淀粉呈显著正相关;全钾含量与商品薯率、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花青素含量与分枝数呈显著负相关。
3结论与讨论
3.1不同施肥时期对黑土豆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马铃薯的株高和茎粗是衡量其长势的重要形态指标[14]。陈喜鹏等[15]的研究表明,马铃薯株高越高,茎粗越粗,马铃薯单株产量越高。适当增加氮、磷、钾能够促进马铃薯的株高和茎粗生长[16]。本试验中,不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黑土豆株高和茎粗,这主要是由于施肥有利于黑土豆的生长发育,氮能够促进茎部细胞分裂和伸长,磷能够参与ATP、核酸和磷脂等物质的合成,钾能够维持细胞内物质正常代谢、增强酶活性;此外,施肥还可以促进黑土豆叶片中叶绿素合成,增强光合作用,从而促进黑土豆生长。在现蕾期施肥时,黑土豆株高最高、茎粗最大。
3.2不同施肥时期对黑土豆单株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
施肥能明显提高马铃薯单株产量和商品薯率[17],施肥时期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8],本研究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黑土豆单株产量和商品薯率,适量施用钾肥可以促进马铃薯的营养生长,提高生物产量和分配率,促进地下块茎膨大,从而提高经济产量和商品薯率。在现蕾期施肥时,单株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
3.3不同施肥时期对黑土豆还原糖、总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块茎品质是马铃薯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对马铃薯进行分期施肥能改善部分营养品质[19]。郑若良[20]的研究表明,不同氮钾施肥处理对马铃薯还原糖、总糖和淀粉含量有影响。郑顺林等[21]研究指出,不同的营养供给会影响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本试验中,不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黑土豆中还原糖、总糖和淀粉含量,这是因为施用氮磷钾肥在碳水化合物代谢、细胞活动、呼吸作用以及渗透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施肥有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并调节物质合成过程中源和库的关系。在苗期施肥,提高品质效果最好。
3.4黑土豆块茎中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
马铃薯的主要贮藏库是块茎,块茎内氮素、磷素、钾素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分别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氮能通过对茎叶生长的影响,促进各种养分积累,从而影响马铃薯的产量[22],磷有助于提高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含量及产量,从而提高马铃薯淀粉的含量[23]。钾可使植株健壮,茎部结实,叶片变厚,衰老减缓,并增强对寒冷和病害的抵抗能力,能显著提高商品薯率[24],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适当增加氮、磷、钾肥施用量能够明显改善黑土豆的生长发育,提高块茎产量和品质。
综上,不同施肥时期显著提高黑土豆形态指标、产量及品质,在现蕾期施肥黑土豆长势较好、产量最高,在苗期施肥黑土豆品质较好。
本试验是从黑土豆的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等田间指标进行探讨研究,但深层次的植株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块茎发育的相关机制、植株各部分养分分配规律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