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Jing8|盆景吧: 分享我的盆景生活日志

南宋佛画题材中出现的5个山石盆景

日期:2022-05-12 23:32:13     作者:李树华    浏览:6    
核心提示:南宋佛画题材中出现的山石盆景此处南宋佛画题材是指众多《罗汉图》《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与大理国张胜温《画梵像》。1.《罗汉图
中国盆景文化史(第2版)摘...__南宋山石盆景文化(下)_李树华

南宋佛画题材中出现的山石盆景
 
此处南宋佛画题材是指众多《罗汉图》《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与大理国张胜温《画梵像》。
 
1.《罗汉图》中的盆景
 
隋唐以来,不少画家画过《罗汉图》,宋代更为盛行。画《罗汉图》不是用以供奉礼拜,而是为了赏玩,是把宗教题材世俗化,可以说,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变迁。
 
罗汉像多是耳戴金环,丰颐悬额,隆鼻深目,长眉密髯,服装与配饰具有异域色彩。五代之后,中国画家吸取我国传统人物画风格来画罗汉像,使具有宗教色彩的罗汉中国化。唐代禅宗兴起,主张顿悟,见性成佛,认为世间万物本身自有佛性。禅宗认为,自然界的山川河流、草木花鸟、风雨雷电和人世间百般实相都可以参禅,成为顿悟佛性的机缘。
 
多幅罗汉图中,都描绘有把山石盆景、珊瑚盆景奉献给罗汉的场景。
 
(1)日本京都大德寺藏《五百罗汉图》中的珊瑚盆景
 
五百罗汉是指完成佛教修行、达到最高境地(阿罗汉果)的五百位圣僧。在中国汉地自东晋竺昙酞居住天台山时,古老相传道:天台悬崖上有佳精舍是得道者所居。有石桥跨涧而横石断人。
 
酞洁斋累日,度桥见精舍神僧,因共烧香中食。神僧谓酞曰:却后十年自当来此,于是而反。后世遂有石桥寺五百应真之说。本《五百罗汉图》就是利用水墨技法、描绘天台山五百罗汉姿态的作品,属于宋代佛画的代表作品。
 
保存于京都大德寺的《五百罗汉图》,根据铭文可知绘制于宁波东钱湖畔的惠安院,至于怎样带来日本尚处于不明的状态。在这些(五百罗汉图》中有两幅出现了盆景。

南宋佛画题材中出现的5个山石盆景
 
在第10幅《地神来访图》中,地神跪拜地上、手捧一山水盆景贡献给数位罗汉。该山石盆景中的山石姿形变化,玲珑剔透(图4-119)。

南宋佛画题材中出现的5个山石盆景
 
在第12幅《胡人来访图》中,胡人身着胡服,头戴斗笠,双腿跪拜,手捧一枯树状珊瑚盆景(图4-120)
 
(2)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五百罗汉图》中的山石盆景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所藏《五百罗汉图》具有以下经历:1894年12月,波士顿美术馆举行了日本京都大德寺藏南宋佛教绘画展,展出中国罗汉图44幅。这些作品都是南宋初期的作品,展览会之后,其中10幅被波士顿美术馆收藏,这成为波士顿美术馆开始收集中国绘画的起点。另有2幅被华盛顿某美术馆收藏。
 
这44幅中国罗汉图是在16世纪后半期传入京都大德寺的100幅中的一部分,根据文献记载:该100幅罗汉图是在13世纪带来日本,开始时保存于镰仓的寿福寺。随后,炫耀权势的北条氏将它转移到菩提寺箱根的早云寺。
 
1590年,丰臣秀吉将其转移至京都,并寄送给丰国寺。最后,这些罗汉图被大德寺收藏。正如,894年波士顿绘画展目录中所说,明治后期的大德寺因为缺少重建的资金,经过日本政府的许可将其中的44幅到欧美进行展览。
 
展览结束后还是由于资金短缺的原因,将4-4.幅中的12幅卖给了美国波士顿和华盛顿的美术馆。在卖给波士顿美术馆的10幅罗汉图中,有两幅中出现了盆景。一幅是《受胡轮赆图》,另一幅是《竹林致琛图》。

南宋佛画题材中出现的5个山石盆景
 
《受胡轮赆图》中,一胡人骑在骆驼背上,手捧大型珊瑚盆景,此外,骆驼右侧驮着象牙、奇石,都是给予罗汉们的进贡礼品(图4-121)。

南宋佛画题材中出现的5个山石盆景

《竹林致琛图》中,一胡人双膝跪地,双手捧一大型浅水盆中放置珊瑚的山石盆景,胡人左侧还放着两根象牙(图4-122)。
 
(3)刘松年《罗汉图》中的盆景
 
刘松年曾画有三幅《罗汉图》。一幅为描绘《蕃王进宝》,图中蕃王造型准确,刻画生动,头部描写十分具有神韵,很有西域人物特点。罗汉面部表情亲和,流露善意之笑。画风工整细润,人物用铁线描绘而出,刚劲爽利,衣饰、坐垫都刻画得十分精致细腻。另_幅描绘罗汉背着屏风端坐,眼神望着他处,似乎陷入思索。眼前一位信徒正双手捧经,经卷展开,似乎正向罗汉求教。

画面设色富丽,器具造型勾画精细,芭蕉从屏风后面探出,衬托出画面的清雅之意。第三幅画面苍翠古松,松间果树垂枝。罗汉身倚苍松虬枝,正低头观看两只小鹿。小鹿举头张望,似嗷嗷待哺。一只白面黑猿正探臂摘下一颗果子,罗汉身边的侍者手持长杆,用袖袍接住黑猿的果子。画面静中有动,非常和谐。

南宋佛画题材中出现的5个山石盆景
 
第一幅《蕃王进宝》中蕃王所进宝物即是一由珊瑚等做成的山石类盆景(图4-123)
 
(4)陆信忠《十六罗汉图》中的盆景
 
陆信忠,浙江宁波人,生卒不详。南宋时期,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香火旺盛,广布庙宇,因而民间活跃着众多以画佛像为业的画师,陆信忠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位。他的画法得自家传,造型逼真,设色艳丽,极具装饰意味。他的创作较丰,许多作品流往日本,对日本画坛的佛释题材创作深有影响,代表作品有《地藏十王图》《十六罗汉图》等。

南宋佛画题材中出现的5个山石盆景
 
在其《十六罗汉图》的一幅中,有一西域使者将盆景敬献给三位罗汉。该盆景中的山石呈现大树状(图4-124)。
 
2.《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中的盆景
 
被确认为12世纪末期的佛画精品《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万顷波涛,祥云涌现;四大天王擎七宝莲台,观音菩萨端立莲台,现千手千眼,三十二面。观音面蓄鬓须,作男相,但眉清目秀,容颜温婉,具女子神韵。其上有诸佛,下有天龙八部。诸胁侍菩萨或合什礼拜,或手持法器,法相庄严。

南宋佛画题材中出现的5个山石盆景

南宋佛画题材中出现的5个山石盆景

南宋佛画题材中出现的5个山石盆景
 
 
通幅运用细劲、灵动的中锋笔法,逐一描绘观音的千手千眼、各种手印、法器、天衣的缨路和莲台的珠宝,赋色妍而不俗,令人叹为观止。观音千手所持法器物件中,出现了两盆树木盆景、一盆山石盆景、一盆珊瑚盆景与一枝珊瑚(图4-125至图4-127),说明了佛教与盆景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3.大理国张胜温画梵像》中的盆景
 
张胜温《画梵像》是大理国(937-1254)传世唯一画卷,素有“南国瑰宝”之誉。因为所发现大理国盆景相关资料不多,不够形成单独一节,加之本画卷成于1172-1175年间,相当于南宋期间,所以该内容放置在此。
 
根据卷后题跋,张胜温是主要作者。张胜温,生平不详,生活于12世纪,云南白族人,画史无考。画分诸段:利贞皇帝段、智兴礼佛图、数百位佛教人物、梵文“多心(心经)”与“护国宝幢”、十六国王图,内容分属显教、密教、大理佛教。
 
全卷精描细绘,衣冠特征符合文献记录,绘画风格则与唐宋道释画、西藏佛画、东南亚造像密切相关,是研究大理国历史、宗教、文化、艺术,以及中古时期区域交流情况的首要文物。

南宋佛画题材中出现的5个山石盆景
 
在画卷中的“数百位佛教人物”中的“南无三会弥勒尊佛会”的中央菩萨前的供桌上,供养着盘花、盆景共三件:左侧为盘花;中部在高脚莲花盆之上安置一陡峭山峰,仙气缭绕;右侧在海棠形浅盆之上安放玲珑剔透的奇石(图4-128),说明当时的大理国已经开始在佛教场合陈设山石盆景。
 
>更多关于山石盆景的文章     
最新文章

Processed in 6.115 second(s), 688 queries, Memory 4.0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