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本月季怎么扦插繁殖的3个技术

   2025-01-10 0
核心提示:北方地区多采用扦插方式繁殖藤本月季,其也是藤本月季主要的繁殖方式,具有繁殖周期短、成本较低及可同时繁殖多个植物的优点,适宜规模化推广运用。
北方地区藤本月季繁殖及栽培管理技术
 
摘要:藤本月季作为优良的开花灌木及彩叶植物,观赏价值高,同时具有耐修剪,抗寒、抗旱能力较强的特性,被广泛用于北方地区园林绿化中,有利于突出城市绿化空间的美化、彩化效果。基于此,探究了藤本月季繁殖及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藤本月季在北方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藤本月季具有生长速度快、花繁叶茂,花色艳丽、花型较大、花期较长,耐寒和耐旱性突出,对土壤要求不严的特性,广泛用于我国北方地区园林绿化中,已成为北方地区园林造景的主要树种之一。目前,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的藤本月季品种有30余个,可与假山置石、围栏和护栏、拱门和棚架搭配造景,形成花境、花墙、花柱、花廊等多种园林景观,在打造立体彩化效果、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生态方面发挥着独特性作用。
 
1藤本月季生物学特性
 
藤本月季(ClimbingRose)为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我国是其原始品种的分布中心。其根系发达,分枝和攀援能力均较强,生长速度快,分为长茎和短茎2种,长茎品种枝长约5m,短茎品种枝长约1m,茎上分布着斜刺、直刺、弯刺等形态各异的尖刺,花朵有单生、聚生、簇生3种形态。藤本月季喜温暖湿润环境,适宜生长在15~25℃、空气湿度在70%~80%及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微酸性土壤中。当气温降至5℃以下时,植株开始进入休眠状态,在-15℃的气温环境中仍能正常生长[1];当气温高于32℃时,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开花数量相对减少、花朵变小、花色变浅。
 
2藤本月季分类
 
藤本月季品种繁多,具体可根据生长特征和开花习性的不同进行分类[1]。首先,根据藤本月季生长特征,可分为攀援型和直立型2种。①攀援型:枝条细弱而柔软,可借助花架、门廊等外筑物攀援生长,主要用于装饰廊架、花门及造型柱等。②直立型:茎秆粗壮,不需借助外筑物就能直立生长,主要用于装饰花墙、花篱等。其次,根据藤本月季开花习性,可分为单季花、两季花、多季花3种。①单季花:1年只在5-6月时间段开1次花。②两季花:1年可在5-6月、7-8月开2次花,但第2次开花量明显少于第1次。③多季花:1年中可多次开花,具体开花次数由月季品种、气候条件决定。

 
3.藤本月季扦插繁殖技术
 
目前,北方地区多采用扦插方式繁殖藤本月季,其也是藤本月季主要的繁殖方式,具有繁殖周期短、成本较低及可同时繁殖多个植物的优点,适宜规模化推广运用。
 
3.1育苗床准备
 
选择日照充足、背风向阳、排水和通风良好、土壤疏松且肥沃的砂壤土地带作为育苗地,育苗地周围架设防护墙,并用75%的黑纱网搭建遮阳网。月季喜肥,一般地块深翻土壤30cm后,1hm2地块可施入150kg磷酸二铵,同时,喷施0.2%辛硫磷乳剂防治地下害虫[2]。耙平土壤后,制作长5m、宽1.5m的育苗床,苗床上铺设5cm厚的干净河砂,再每隔70cm利用竹条搭建拱棚,拱高0.5cm,可将木立柱设于竹条下方,加大承受力。

藤本月季怎么扦插繁殖的3个技术
 
3.2品种选择
 
藤本月季品种和花色繁多,花期各不相同,适宜于北方地区栽植的品种主要有‘蒂娜’‘红龙’‘安吉拉’‘粉龙’‘夏洛特夫人’‘安吉拉大杯’‘龙沙宝石’‘艾拉绒球’等,具体可根据造景需求灵活选择。
 
3.3扦插
 
北方地区繁殖时间适宜选择在6-8月,此时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有利于扦插苗的成活和健康生长。具体步骤:
 
①采集当年生、长5~15cm、长势健壮、无病虫害、叶芽饱满且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插条,将枝条剪成长10cm,每个枝条上携带有2~3个节。
 
②将插条上部剪成平口,保留枝条上部靠近叶柄的2片叶,而插条下部在节下约6mm处剪成马耳形,并去除枝条下部叶片和叶柄,以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
 
③选用河砂∶杉木屑∶泥炭=3∶1∶1均匀搅拌后制作成扦插基质[3],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有利于产生腐生物和插条生长。同时,在苗床上铺设一层厚20cm的扦插基质,再向扦插基质喷施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
 
④为了促进快速生根,可将准备好的插条基部置于500~1000mg/LIBA生根粉溶液中浸泡3min[4],然后迅速扦插,扦插深3~5cm,压紧插孔,并浇透水,使得基质与插条能充分接触,株行距6cm×6cm。⑤扦插后在拱棚上覆盖透光度30%的双层遮阳网,防止灼伤幼苗,可于早晚揭去遮阳网,增加通风透光,提高扦插成活率。若叶柄形成离层后能自行脱落,表明剪口已愈合,插条已成活。
 
3.4扦插后的管理
 
3.4.1浇水、施肥。藤本月季喜水喜肥,因此,加强对其肥水管理对于提高苗木品质尤为重要。北方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需要加强对苗木的水分管理。扦插后的5~7d,
每天小水漫灌5次,保持基质始终处于微微湿润状态;扦插7d后,减少浇水次数,只需每天分别在早、中、晚浇1次水。若床面基质不过于干旱,可不浇水;扦插12~15d后,扦插苗基部会长出5~8cm长的根系,可于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1个月后可停止浇水,并撤除薄膜,以利炼苗。扦插完约2个月,月季完全生根,插条保留的2片叶会自行脱落,同时萌发新芽,为促进幼芽生长,可于新叶转绿后,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1~2次根外追肥[5],使其枝壮叶茂。
 
3.4.2除草、消毒。随着外界气温的逐渐升高,大棚内易滋生病菌和杂草,应定期开展苗床杂草清理工作,防止杂草与幼苗争夺养分和水分,同时做好降温降湿及消毒杀菌工作。基质含水量和棚内空气湿度均适合保持在80%左右,遇高温高湿季节,可用45%百菌清烟剂或25%甲霜灵雾剂在棚内熏烟杀菌,能有效预防病虫为害。
 
3.4.3越冬防护。藤本月季虽然能耐-15℃的低温,但在寒冷温度下容易遭受冻害,需要采取越冬防护措施。可在土壤上冻前,向苗床浇1次透水,并在苗床上覆盖一层厚8~10cm的砂土,再覆盖一层草帘,起到保墒保温的作用。待翌年3月气温升高,土壤完全解冻后,撤除防寒物。
 
 
更多>相同文章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