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生长及品质的3个影响

   2025-01-11 0
核心提示:为选择良好的石竹栽培基质,不断促进石竹规模化生产的发展。通过不同基质原料混合配比试验,将素土、珍珠岩、腐殖土、污泥堆肥4种基质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成7个不同基质处理进行石竹栽植试验。以石竹样品的株高增量、分枝增量、花期、花朵数、鲜重、营养元素含量等为评价指标
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摘要:为选择良好的石竹栽培基质,不断促进石竹规模化生产的发展。通过不同基质原料混合配比试验,将素土、珍珠岩、腐殖土、污泥堆肥4种基质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成7个不同基质处理进行石竹栽植试验。以石竹样品的株高增量、分枝增量、花期、花朵数、鲜重、营养元素含量等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7个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的株高增量、分枝增量、花朵数、鲜重、营养元素含量等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石竹的花期影响无显著性差异。经多重比较分析,将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3种基质原料混合,能更加有效促进石竹生长及品质的提升,具有作为石竹规模化生产栽培基质的可行性,建议选用T6(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2∶1∶1)处理。
 
石竹(DianthuschinensisL.)原产于中国,又称洛阳花、中国石竹等,是石竹科石竹属[1]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在3-4月发芽,发芽后栽培到花盆中,生长时期适合阳光充足、干燥、通风等环境,土壤肥沃疏松、排水好[2]。石竹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已在园林绿化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对于石竹规模化生产,良好的栽培基质非常关键。石竹在栽培生长过程中,要求基质含有充足的微量元素,能够提高石竹的产量及品质[3]。而目前我国对石竹栽培基质配方筛选研究较少,主要是应用珍珠岩或泥岩单一基质[4]。基于此背景下,选用几种不同基质原料进行混合,将其应用于石竹栽培中进行试验,以促进石竹规模化生产。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生长及品质的3个影响
 
试验用石竹购买于漯河市中原花卉综合种植基地,试验基质原料为素土、珍珠岩、腐殖土、污泥堆肥[5-7]4种。素土采于漯河绿化用土,珍珠岩来自漯河富尔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腐殖土来自漯河顶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污泥堆肥来自漯河格威特环保新能源有限公司。各基质原料的pH值采用pH计法测定,EC采用电导仪测定,全氮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全磷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全钾采用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质含量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各种基质原料的理化性质如表1所示。试验容器为塑料花盆,规格为12cm×12cm。
 
1.2试验设计

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生长及品质的3个影响
 
试验设计7个不同基质配比处理(见表2),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样本容量为15株,重复3次,配比后的基质理化性质[8-9]见表3。

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生长及品质的3个影响

石竹种植完毕后,将试验容器置于温室中的育苗床上,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温度维持在17~25℃,每隔3d浇1次清水,试验过程中不施任何肥料。
 
1.3试验样品数据测定
 
采取随机选取的方式,从每个处理中取出3株,测定株高增量、分枝增量、花朵数、鲜重,结果取平均值。此外,还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了石竹植株中的氮含量,钼锑抗比色法测定了石竹植株中的磷含量,火焰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石竹植株中的钾含量。为减小试验误差,所有测定均由同一人完成。
 
1.4数据处理
 
利用Excel2018对所有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并绘制示意图表;采用SPSS22.0对处理之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再进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株高增量影响

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株高增量影响
 
由表4可知,T2(污泥堆肥100%)处理下的石竹株高增量最大,相比于CK(素土100%)增加3784.38%,其次是T4(污泥堆肥+珍珠岩=3∶1)处理,相比于CK(素土100%)增加了3375.00%,其他基质处理的石竹株高增量也明显高于CK(素土100%),大小依次顺序为T6(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2∶1∶1)>T5(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1∶2∶1)>T3(腐殖土+珍珠岩=3∶1)>T1(腐殖土100%),相比于CK(素土100%),分别增加了2965.63%、2853.13%、2112.50%、2018.75%。
 
经多重比较分析,T2处理下的石竹株高增量与CK、T1、T3处理差异显著;与T5、T6、T4(污泥堆肥+珍珠岩=3∶1)差异不显著。表明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均对石竹株高增量有明显作用,但添加污泥堆肥的效果最明显。
 
2.2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分枝增量影响
 
由表4可知,T1处理下的石竹分枝增量最多,相比于CK增加了286.68%,其次分别是T5、T6、T3、T2、T4。相比于CK分别增加了218.24%、213.52%、177.05%、175%、108.40%。
 
经多重比较分析,T1处理下的石竹分枝增量与CK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其他差异不显著。表明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均对石竹分枝增量有明显作用,但添加腐殖土的效果最明显。
 
2.3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花期影响
 
经方差分析,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花期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2.4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花朵数影响
 
由表4可知,T6处理下的石竹花朵数最多,相比于CK增加了184.21%,其次是T2处理,相比于CK增加了135.89%,其他基质处理的石竹花朵数也明显高于CK,大小依次顺序为T5>T4>T1>T3,相比于CK分别增加了134.45%、130.14%、128.23%、115.31%。
 
经多重比较分析,T6处理下的石竹花朵数与CK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表明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均对石竹花朵数有明显作用,但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等3种基质均添加的效果最明显,且保证污泥堆肥配比量大于腐殖土配比量。
 
2.5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鲜重影响
 
由表4可知,T6处理下的石竹鲜重最大,相比于CK增加了228.55%,其次是T5处理,相比于CK增加了224.29%,其他基质处理的石竹鲜重也明显高于CK,大小依次顺序为T2>T4>T3>T1,相比于CK分别增加了175.64%、143.72%、137.93%、104.22%。
 
经多重比较分析,T6处理下的石竹鲜重与CK、T1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与T3、T4、T2、T5处理差异不显著。表明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均对石竹鲜重有明显作用,但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等3种基质均添加的效果最明显,且污泥堆肥配比量越大,对石竹鲜重的影响效果越明显。
 
2.6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营养元素含量影响
 
由表4可知,在含N量方面,T1处理下最大,其次分别是T3、T5、T6、T4、T2、CK。在含P量方面,T2处理下最大,其次分别是T6、T5、T4、T3、T1、CK。在含K量方面,T4处理下最大,其次分别是T6、T2、T5、T3、CK、T1。
 
经多重比较分析,T1处理下的石竹含N量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T2处理下的石竹含P量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T4处理下的石竹含K量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表明在含污泥堆肥的基质处理下,石竹含P量、含K量方面都较高,而石竹含N量偏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基质电导率过高,从而影响了石竹对N的吸收[10]。因此,总体而言,将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3种基质原料混合,对石竹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效果明显。
 
3结论
 
为了评价不同基质处理对石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采用试验对石竹样品的株高增量、分枝增量、花期、花朵数、鲜重、营养元素含量等方面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均对石竹生长及品质有明显作用,将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3种基质原料混合作为石竹的栽培基质具有可行性。
 
(2)T2(污泥堆肥100%)处理仅对石竹株高增量影响最大,T1(腐殖土100%)处理仅对石竹分枝增量影响最大,而对石竹的花朵数、鲜重影响,均是T6(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2∶1∶1)处理下的效果最好,因此,综合株高、分枝数、花朵数、鲜重的影响效果,应将污泥堆肥、腐殖土、珍珠岩3种基质原料进行结合应用。
 
(3)在7种不同基质处理中,T2(污泥堆肥100%)的TN、TP、TK含量最高,但其电导率(EC)较高,从而影响石竹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再次验证了污泥堆肥不宜单独作为石竹的栽培基质。
 
 
更多>同类种植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