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蔬菜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创新发展实践

   2025-02-02 周予0
核心提示:蔬菜文化是以蔬菜为载体,衍生出的与蔬菜相关的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本研究通过挖掘蔬菜文化的时代价值,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紧密结合,探索蔬菜文化的创新发展应用,以实现蔬菜文化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
新时代蔬菜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创新发展实践
 
摘要:蔬菜文化是以蔬菜为载体,衍生出的与蔬菜相关的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本研究通过挖掘蔬菜文化的时代价值,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紧密结合,探索蔬菜文化的创新发展应用,以实现蔬菜文化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对促进蔬菜科技创新与蔬菜新技术推广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民以食为天,佳膳蔬为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灿烂悠久的饮食文化中,蔬菜作为“餐桌上最长情的陪伴”,沉淀着富有人文情怀的历史底蕴。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蔬菜文化对接蔬菜遗传育种和绿色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与蔬菜产业科技创新紧密联系,肩负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社会责任,在不断被赋予新内涵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新时代背景下蔬菜文化的创新发展显得愈发重要,持续的发展需结合新时代的社会背景,用理论指导实践,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融合起来,以我国灿烂蔬菜文化的实际应用为抓手,让中国传统蔬菜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1蔬菜文化的科学内涵解读
 
蔬菜文化是一种社会和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及历史积淀的产物。蔬菜文化是以蔬菜为载体,衍生出的与蔬菜相关的文化,包括蔬菜的历史、栽培技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饮食烹饪方式、文学艺术等文化。蔬菜蕴含多彩而丰富的文化价值,这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精神上。作为物质文化载体,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材,为人体提供多种必需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作为精神文化载体,人们往往对蔬菜产生拟人的想象,倾入情感,陶冶情操,同时,与蔬菜有关的中国古代文学著作如《农政全书》《齐民要术》和《农桑辑要》等在历史上留下了足迹,均体现了人们通过蔬菜寄寓精神追求。
 
蔬菜文化的内涵丰富,涵盖了饮食文化、文学艺术、观赏造景艺术、文化旅游等诸多层面。饮食文化层面,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风土人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味佳肴,并随着历史的更迭发展成了兼具样式多样、营养丰富、文化内涵深刻和兼具医疗保健功效的蔬菜佳肴。文学艺术层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升,蔬菜的文化价值也在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文人墨客将其从泥土中绘到书画卷里,赋予它高雅的格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蔬菜现如今也担当着美化环境、装点居室等的重要使命。同时有很多为展示蔬菜文化魅力而设立的蔬菜文化节、蔬菜科技博览会等,科技与蔬菜的融合更是赋予了蔬菜更深的文化内涵。
 
观景艺术层面,越来越多的观赏蔬菜被用作园林植物,存在于家庭庭院和阳台绿化当中,有利于现代观赏园艺的发展,相比传统蔬菜拥有更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给园林景观造景灌输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更新颖的视觉体验。文化旅游层面,在农旅融合的大环境下,蔬菜产业园依托乡村农业旅游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大力推广蔬菜相关的农业休闲观光和农事农俗体验等,是新时代背景下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之一[1]。
 
 
2新时代蔬菜文化的创新发展
 
2.1蔬菜文化融入蔬菜展会
 
蔬菜文化除了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进行绿化设计外,在展会中的设计也让人耳目一新。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飞速增长,全国各地关于蔬菜的展会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将蔬菜文化融入观光造景之中,打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蔬菜风景线。蔬菜文化应用也逐渐成为各种相关会展的新宠,在有效烘托出会展场地气氛的同时,为其注入新鲜活力。展会中利用蔬菜独特的质朴清新,能够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唤醒人们的乡土感和与自然的亲切感,还可以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疲惫感。另外,依托独具特色、充满设计感的景观布置,吸引游客在不同的主题展馆游览时驻足停留、拍照打卡,在活跃现场氛围的同时,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在“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的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举办的一年一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凭借得天独厚的优越位置和文化底蕴,每年蔬菜界的盛会都是寿光独具人文气息的一抹城市风景线。以2023年山东寿光的菜博会为例,此次寿光菜博会在举办过程中始终坚持创新,将蔬菜文化和现代农业科技完美结合,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共振围绕蔬菜这一核心主题,用独特的展览模式兼之内涵丰富的文化来打造彰显文化魅力的中国蔬菜景观,被誉为我国蔬菜产业的“绿色峰会”[2]。
 
在2023年4月举办的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上,200余处蔬菜文化创意景观通过蔬菜与文化艺术的有机结合,赋予了中国传统蔬菜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打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蔬菜创意农业。一系列特色突出、标新立异的蔬菜文化景观创造出多个风情各异的景观造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蔬菜种植展示格局和蔬菜文化景观[3]。置身于场馆之中,美观大气的蔬菜文化景观融合蔬菜造景艺术与蔬菜文化历史,彰显了蔬菜、科技和文化三者融合的魅力。
 
2.2蔬菜文化助力蔬菜技术推广
 
蔬菜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长期的蔬菜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人们对蔬菜文化产生了不同的认知,在我国不同地域蔬菜科技创新与蔬菜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工作中得到体现。蔬菜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与蔬菜文化有机结合,不只局限于历史和现代蔬菜文化层面,还包括规范蔬菜种质资源创新、新技术研发、技术推广、教学、培训、管理、服务和蔬菜产品生产、贮藏、加工、销售等方面,也包括蔬菜产业化监管体系的健全、科学合理的蔬菜种植方案、蔬菜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等方面,是蔬菜种植生产和经营销售的核心物质与精神财富[4]。
 
蔬菜技术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是推动蔬菜产业进步的动力源泉,亦是把控蔬菜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囿于农民科技素养较低、思想滞后,以及对蔬菜文化的重视度不够,难以普及落实到田间地头,从而会制约蔬菜产业的发展。同时,蔬菜技术推广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弘扬蔬菜文化有利于蔬菜技术推广机构建立一系列的蔬菜生产准则,从而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起到助力蔬菜技术推广工作的作用。蔬菜文化已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中,是推动蔬菜产业科学发展强大的动力源泉,正确引导蔬菜文化与时俱进,亦是助力蔬菜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蔬菜文化与造景艺术的结合
 
2.3蔬菜文化与造景艺术的结合
 
表现美的方式有很多种,人们可以通过绘画、摄影、诗歌、音乐、雕塑等艺术形式创作艺术作品来展现具体的美,在众多的此类艺术作品中,亦不乏借助蔬菜这一物象来实现造景价值的题材和作品。以蔬菜为主体构造的景观具有艺术性的美学意义,这种将蔬菜艺术化的审美,对于园艺园林造景的审美旨趣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助于艺术学科进一步向着多元化的层次发展[5]。
 
目前,蔬菜文化在农业生态景观中的发展相对欠缺,人们对于自然美,和谐美,生态美有更多的需求。因此,有规划地建立蔬菜专业园(都市农业园),既能营造出新的园林景观,又能将各种蔬菜深厚的文化底蕴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普及到百姓身边,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和健康。同时,蔬菜文化亦是现代观光休闲农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蔬菜文化结合蔬菜种植规划兼具观赏性、娱乐性和食用性而深受游客的喜爱。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的日益发达,人们开始从日常工作和简单的产品消费转向寻求精神的慰藉,而观赏蔬菜可以给身心俱疲的人们带来贴近自然的安心与舒适之感。由此,观赏蔬菜逐渐被人们用于居室绿化,盆景蔬菜也逐渐走入都市,俨然成为一种家庭时尚。
 
针对蔬菜文化造景艺术,现阶段可以挖掘更多的艺术造型,深化对蔬菜搭配的认识,放开视野、大胆创新来创造更优的蔬菜景观配置,例如,将茄科类蔬菜制作成茎、叶、果的小型盆景。开发多种类型的栽植模式,例如水培、无土栽培等,可以呈现植株生长的全貌,增强蔬菜的观赏性。对于某些茎秆高大的茄类(观赏辣椒、观赏茄子),亦可采取矮化栽培,使得植株生长趋于盆栽化,展现蔬菜盆景的独特魅力。
 
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蔬菜在艺术造型和组合搭配方面的探究,以蔬菜的多种类型(叶菜类、甘蓝类、茄果类等)为基石,改变其栽培方式(将蔬菜栽培盆景化),从而展现蔬菜独特的观赏价值,或许更能增添蔬菜的艺术气息和观赏效果[6]。
 
3结语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蔬菜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蔬菜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蔬菜文化的重视程度愈发提高,其内涵也愈发深邃,从饮食文化、文学艺术再到观赏造景艺术和文化旅游等,均是时代不断创新发展的印证。现阶段应当持续将蔬菜文化融入新时代的发展中,潜移默化中传播蔬菜文化,此举不仅有利于蔬菜技术的推广与科技创新,而且在促进蔬菜产业的科学发展上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
 
中国的蔬菜文化作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一,源远流长是其耀眼的底色。蔬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在弘扬与发展传统蔬菜文化的过程中,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蔬菜文化,同时将蔬菜文化的发展与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必将形成良性发展的新趋势。
 
 
更多>同类种植
最新文章

网站首页 关注我们  |  隐私政策  |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鄂ICP备180161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