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江林区沙枣林的杨干透翅蛾防治
3.1为害症状
杨干透翅蛾是为害杨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之一,主要为害幼树,初孵幼虫会钻蛀杨树基部、顶芽、枝干位置,在苗木木质部和韧皮部间环绕蛀啃,造成枝梢下垂、叶片枯萎,或被害位置形成瘤状虫瘿,或影响顶芽生长,徒生侧枝,或树干基部形成较多孔状洞穴。严重为害时,致使整个树木枯死或极易风倒、风折,造成新植林缺苗断条,甚至毁林,会严重降低杨树的使用价值和防护性能。

3.2发生规律
杨干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在九龙江林区1年发生1代。幼虫在被害枝干虫道内做薄茧越冬,每年4月开始取食化蛹,5月下旬成虫开始出现,6-7月为成虫羽化盛期,多产卵于树皮裂缝或叶片上,8月中旬老熟幼虫在虫道端部吐丝黏结木屑做蛹室化蛹。成虫具有假死性,喜在白天活动,夜晚静伏。
3.3防治措施
(1)根据杨干透翅蛾习性,在成虫羽化前在林间布设诱捕器,利用性激素诱杀成虫。(2)利用成虫具有假死性特点,于成虫羽化盛期振动树干,杀死掉落的成虫。(3)保护啄木鸟、姬小蜂等天敌,能有效控制虫口基数。(4)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剪除带有虫瘿的枝条,集中深埋或烧毁。(5)发现枝条上有蛀孔或虫粪时,可用注射器向虫道内注入50%杀螟松乳剂5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500倍液[6],再用黏泥封闭孔口,熏杀幼虫。